圣经分卷分章注解   

霞步


传7

【传7: 1-29】【名誉强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在传道书第七章中,所罗门之前问了一个问题:“人一生虚度的日子,就如影儿经过,谁知道什么与他有益呢?谁能告诉他身后在日光之下有什么事呢?”(传6:12)在本章中他回答了这一问题,而他回答问题的方式,用的是一连串的比较或对比,为要提醒我们,不要忽略那些更重要的事,要以智慧面对生命。所罗门说:【名誉强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名誉强如美好的膏油”,“名誉”指众人对一个人所是的评价,“美好的膏油”,指珍贵的香膏,涂抹在人身上能散发出悦人的香气,这是说美好的声望,胜过珍贵的香膏,因为前者影响深远,后者仅能维持暂时的芬芳。【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因人的死是进入永恒的开始,而人的出生乃开始短暂且苦难的人生。一个不信主的人,死的日子是绝对无法叫他说“胜过人生的日子”,但一个信主的人,死的日子就是“胜过人生的日子”,启示录14:13说,那些【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所罗门又说:【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丧礼能使人体会“死是众人的结局”,所以还活着的人,特别是死者的家人对此事会相当的重视。“往宴乐的家去”,容易让人贪图今生的享受,使人虚度光阴。【忧愁强如喜笑;因为面带愁容,终必使心喜乐。】“忧愁强如喜笑”,指丧礼中的“忧愁”,可以使人直面人生的惨淡、寻求人生的答案,为余生带来契机,所以“面带愁容,终必使心喜乐”。【智慧人的心在遭丧之家;愚昧人的心在快乐之家。】“智慧人的心在遭丧之家”,是把心思放在人生的结局和永恒的事情上。“愚昧人的心在快乐之家”,是把心思放在眼前的美好和短暂的事情上。【听智慧人的责备,强如听愚昧人的歌唱。】“智慧人的责备”,虽然忠言逆耳,却能使人加增智慧(箴29:15)。“愚昧人的歌唱”,指愚昧人的阿谀奉承,空洞毫无意义。【愚昧人的笑声,好像锅下烧荆棘的爆声;这也是虚空。】“愚昧人的笑声”,是指肤浅空洞,就像燃烧荆棘一样会噼啪作响、冒出火花,看起来热闹、但并不耐烧,转瞬即逝。“这也是虚空”,意指愚昧人的生命肤浅空洞。【勒索使智慧人变为愚妄;贿赂能败坏人的慧心。】“勒索”是用欺压手段占人的便宜,“愚妄”是指疯狂不可理喻,这是说被人勒索或看见人勒索别人,这种情形会使智慧人愤怒,因而失去理智“变为愚妄”。“贿赂能败坏人的慧心”,“贿赂”指收买有权力的人,使之扭曲判断,变成有利于己的行为。“败坏人的慧心”,指使人的理智失效、道德腐败。【事情的终局强如事情的起头;存心忍耐的,胜过居心骄傲的,】意指好的起头不等于是成功的终局,一帆风顺的人常常不能“存心忍耐”,反而“居心骄傲”,最终走向灭亡。【你不要心里急躁恼怒,因为恼怒存在愚昧人的怀中。】“心里急躁恼怒”,表示失去自我控制,于事无补,反而伤害自己。“因为恼怒存在愚昧人的怀中”,“怀中”指人里面最深处,这是说愚昧人的里面最深处的恼怒,随时都会暴发出来。【不要说:先前的日子强过如今的日子,是什么缘故呢?你这样问,不是出于智慧。】缅怀过去的成功和富足、怨尤今日的衰败和窘迫,不是有智慧的人生态度,所以“你这样问,不是出于智慧”,因为一个停留在过去的人,正在失去现在和将来。【智慧和产业并好,而且见天日的人得智慧更为有益。】“智慧和产业并好”,意指智慧加上产业两者兼得,甚为美好。“见天日的人”指活着的人,人在日光之下生活,需要智慧的指引,所以得智慧更为有益。【因为智慧护庇人,好像银钱护庇人一样。惟独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这就是知识的益处。】人没有智慧是不能的,但没有钱也是不能的,所以“智慧”和“银钱”两者都有益处。“惟独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因为真正的智慧乃是引领人寻得救恩,获得永生的保障。“这就是知识的益处”,意指智慧比钱财更有益处。


【你要察看神的作为;因神使为曲的,谁能变为直呢?】“你要察看神的作为”,意指借圣经所记和自然环境等,观察神对人的作为,从中学取教训。“因神使为曲的,谁能变为直呢?”这是强调神的命定,凡是神所命定的事,人不能加以改变。【遇亨通的日子你当喜乐;遭患难的日子你当思想;因为神使这两样并列,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后有什么事】“亨通”指凡事顺利,当生活环境顺畅的时候,应当喜乐并献上感谢。“遭患难的日子,你当思想”,这是提醒我们,当生活遇到艰难困苦时,应当思想并仰望神,一面明白神的心意和带领,一面求神帮助。“因为神使这两样并列”,神让祂的百姓时而享受顺利,时而遭遇患难,“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后有什么事”,好让人记得自己不是神。【有义人行义,反致灭亡;有恶人行恶,倒享长寿。这都是我在虚度之日中所见过的。】义人在他的义中灭亡,恶人在他的恶中倒享长寿,这种不公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俯拾皆是。“这都是我在虚度之日中所见过的”,意指本书作者所罗门就曾亲眼见过这种不公的事例。但神是公义的,到末日祂必为义人伸冤,也必惩罚恶人。【不要行义过分,也不要过于自逞智慧,何必自取败亡呢?】“行义”是好的,但人若超过神的界限而“行义过分”,就成了自以为义。智慧是好的,但人若“过于自逞智慧”,就是过度表现出自以为有智慧,这是骄傲之人的行径。“何必自取败亡呢?”由于上述两种情形过度自以为是,错了还不自知,结果就是自取败亡。【不要行恶过分,也不要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不要行恶过分”,人本来就不应该行恶,而行恶过分更不应该。而这里的“行恶过分”,是指故意犯罪,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也不要为人愚昧”,意指故意犯罪,还自欺欺人地以为神不会介意,这就是“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意指行恶过分和为人愚昧,会招致神的审判。【你持守这个为美,那个也不要松手;因为敬畏神的人,必从这两样出来。】“你持守这个为美”,指不要“行义过分”,亦即不要自以为义。“那个也不要松手”,指不要“行恶过分”,亦即不要目中无神。“因为敬畏神的人,必从这两样出来”,敬畏神的人,就是害怕得罪神的人,凡事都不越过界限:既不“行义过分”、也不“行恶过分”,而是对“行义”警醒、对“行恶”敏感。【智慧使有智慧的人比城中十个官长更有能力。】因“智慧使有智慧的人”,所发挥的能力,远胜过地上的权力,所以“比城中十个官长更有能力”。【时常行善而不犯罪的义人,世上实在没有,】是指世上没有这样的人。【人所说的一切话,你不要放在心上,恐怕听见你的仆人咒诅你。】这里的“一切话”,不是指别人所说的建言、忠告等,而是指批评、咒诅等无用的闲话,因此不要把别人说的一切坏话都放在心上。“恐怕听见你的仆人咒诅你”,就是连仆人的诅咒也只当没听到。【因为你心里知道,自己也曾屡次咒诅别人。】意指你应该心知肚明,自己也曾常常“咒诅别人”,批评,说别人的坏话。【我曾用智慧试验这一切事;我说,要得智慧,智慧却离我远。】“试验”指探索、考察。“这一切事”,指人生的道理。“我说,要得智慧,智慧却离我远”,传道者发现,人在日光之下很难找到智慧。【万事之理,离我甚远,而且最深,谁能测透呢?】“万事之理”,指一切受造之物,包括人和万物存立的法则。“离我甚远”,指我无法参透。 “而且最深”,意指极为深奥,“谁能测透呢?”无人能参透。


【我转念,一心要知道,要考察,要寻求智慧和万事的理由;又要知道邪恶为愚昧,愚昧为狂妄。】“我转念,一心要知道,要考察,要寻求”,意指传道者被难于参透的情况所激发,于是反复思考,一心一意要找出答案。“智慧和万事的理由”,指他思考的对象是“智慧和万事之理。“又要知道邪恶为愚昧,愚昧为狂妄”,在反复思考后,发现人行恶乃出于愚昧,过度行恶乃出于疯狂。【我得知有等妇人比死还苦:她的心是网罗,手是锁链。凡蒙神喜悦的人必能躲避她;有罪的人却被她缠住了。】“有等妇人”,是指犯罪的妇人,所以她的人生“比死还苦”。“她的心是网罗,手是锁链”,指她的“心”和“手”是捆绑人的圈套和陷阱,人一旦陷入其中,便不易逃脱。但“凡蒙神喜悦的人,必能躲避她”,免受其害。而“有罪的人,却被她缠住了”。【传道者说:‘看哪,一千男子中,我找到一个正直人,但众女子中,没有找到一个。’我将这事一一比较,要寻求其理,我心仍要寻找,却未曾找到。】这里“找到一个男的”,是用对比衬托出“找不到一个女的”,就是他在众女子中寻找一位理想又完美的女子,结果令他失望。【我所找到的只有一件,就是神造人原是正直,但他们寻出许多巧计。】“我所找到的只有一件”,意指他找到了一个答案。“就是神造人原是正直”,因为神是照着祂自己的形像造人(创1:27),所以人有神的正直和公义,只是后来人犯了罪,原先正直的灵死了。所以堕落败坏的人就生出许多诡诈的“巧计”。而已经蒙恩得救的信徒有一个危险,就是被魔鬼用诡诈诱惑,以致心偏于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纯一清洁的心(林后11:3),也就是失去了正直。那么我们当如何保守自己不被魔鬼用诡诈诱惑,以致心偏于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纯一清洁的心(林后11:3)?惟愿我们都【要在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圣灵里祷告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仰望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怜悯,直到永生】!阿们!


<人要往遭丧的家去>

读经【传7: 1-14】【名誉强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在传道书第七章的这段经文中,所罗门首先说:【名誉强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智者在此指出,人的“名誉”,即美好的声望,胜过“美好的膏油”,即珍贵的香膏,因为前者影响深远,后者仅能维持暂时的芬芳。他又说:【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因为人的死是进入永恒的开始,而人的出生乃开始短暂且苦难的人生,而且人一出生就是走向死亡。因此人要把握时间,赶快悔改信耶稣,这样就可以解决永生的问题,才能真正活在世上无须恐惧死亡。因此所罗门就说:【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把这事放在心上。】因为“往遭丧的家去”,能叫人想起生命的短暂,提醒人要思考人生,因看到别人的死,就会思想有一日死亡也会临到自己。“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把这事放在心上”,这对活人是一个提醒,看见人死去就该将这事放在心上,要重视它,面对它,思考它,因为有一天,自己也会走上那同样的一条路。可是有许多人喜欢“往宴乐的家去”,但在喜庆的宴席上,在欢乐的娱乐场所,很难会想到死,更不会把死放在心上,去思想它。所以“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每一个人都会死,绝无一人逃脱,既然死亡难以逃脱,所以你当思想人从哪里来?来世上做什么?死后去哪里?肉身死了归入尘土,但灵魂到哪里去呢?这是每个人都要思考的。而这些答案创造主早已在《圣经》中清晰讲明了。人是全能的神按着祂的形象所创造,神造人的目的就是让人荣耀神为,最后神会让每一个悔改信耶稣的人进入荣美的天堂、国度。那么你有否把这事放在心上?你对生命、对永恒、对神产生敬畏之心吗?你有为死亡去做预备吗?可是今天又有多少人会把死这事放在心上去思想呢?而许多人只想今生,不想永生,对死这个问题,不去想,因他觉得自己还没死,也不想死,来日方长。然而“死”不会因人不去想它,它就不来或者迟来。因为死亡不但是必然的,而且也是忽然的,是出其不意的,让我们防不胜防!就如今日的地震、疾病、灾难、战争、恐怖袭击、车祸、意外灾祸等等,都是突发性的。因此我们每天都要想到,我们随时都有可能会“死”,也许就是今天,每一天都有可能是我们在世界上的最后一天。这样我们就要认真面对并思想人的结局:死亡。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9:27)因此“死”是无法逃避的,人人都要面对,而且“死后且有审判”。而人的愚昧是,知道自己会死,却不为自己准备永生。作为基督徒,我们已经有了永生的盼望,我们知道有一天我们要面对神,如果我们不能警醒预备自己,也是愚昧的,因此“往遭丧的家去”,提醒我们要更加的警醒预备自己。


所罗门又提醒我们:【忧愁强如喜笑,因为面带愁容,终必使心喜乐。智慧人的心,在遭丧之家;愚昧人的心,在快乐之家。】可见智慧人的心放在人生的结局和未来的事情上,从中领悟人生的道理和属灵的教训。愚昧人的心却放在享受宴乐和眼前的事情上,追求声色之乐,对来世漠不关心,也不知道死亡后所发生的事情,是永恒的!因此我们今天都要作智慧人,在有生之年,为永恒的生命,多多思想和作好准备!接着传道者说:【听智慧人的责备,强如听愚昧人的歌唱。愚昧人的笑声,好像锅下烧荆棘的爆声,这也是虚空。】凡是忠言必逆耳,你愿意听又肯采纳,对你就有益处。花言巧语,谄媚奉承的话,令人有飘飘然的感觉,但飘得愈高,跌得愈惨。所以我们要晓得分辨谁的话值得听取,谁的话听过不必记在心上。因“荆棘”是空心的,经火一烧就澎涨爆烈,荆棘燃烧得快,化为灰烬也快,愚味人的笑声就是这样,“这也是虚空”。【勒索使智慧人变为愚妄;贿赂能败坏人的慧心。】这是说被人“勒索”或看见人“勒索”别人,这种情形会使智慧人愤怒,因而失去理智“变为愚妄”。“贿赂”是收买有权力的人,使之扭曲判断,变成有利于己的行为,所以“贿赂能败坏人的慧心”。假如作恶的人没有马上得到恶报而让你耿耿于怀,同时又怨神没有作为,那么你应该听听传道者的话:【事情的终局强如事情的起头;存心忍耐的,胜过居心骄傲的。】这是劝我们要有耐心等候神对恶人的审判,而神审判的时间不是照你或我的时间表,说不定这一世不报要到来世才报,所以我们要有耐心等候神的审判。没有耐心等候神的审判的人,传道者称他为骄傲的人。所以传道者说:【你不要心里急躁恼怒,因为恼怒存在愚昧人的怀中。不要说:先前的日子强过如今的日子,是什么缘故呢?你这样问,不是出于智慧。】这就是叫我们不要只看现在,也不要看过去,要看将来。谁有权作最后的决定呢?当然是神,最终的审判是属于神的!传道者又说:【智慧和产业并好,而且见天日的人得智慧更为有益。因为智慧护庇人,好像银钱护庇人一样。惟独智慧能保全人的生命。这就是智慧的益处。】传道者说智慧和钱财都能够帮助人,对人有益。但是智慧比钱财更胜一筹,因为智慧能保住人的生命。而真智慧来自敬畏神,因为【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9:10)之后所罗门说:【你要察看神的作为;因神使为曲的,谁能变为直呢?遇亨通的日子你当喜乐;遭患难的日子你当思想;因为神使这两样并列,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后有什么事。】这里“要察看神的作为”,包括神的命定,凡是神所命定的事,人不能加以改变,因为“神使”为曲的,谁能变为直呢?还有人生所遭遇的不同事情,就如“遇亨通的日子”和“遭患难的日子”,“神使”这两样并列,“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后有什么事,为的是叫人记得自己不是神,因此要全心信靠神。而今天每当有重大灾难或事情发生时,许多人都会详细地分析各种因素,思想的范围主要只涵盖了两个部分:世界的环境与人的作为,而没有考虑到“神的作为”。但神早已向世人宣告:【我是耶和华,在我以外并没有别神,除了我以外再没有神…我造光,又造暗,我施平安,又降灾祸,造作这一切的是我耶和华。】(赛45:5-7)为此,愿我们今天在“亨通的日子”,就当喜乐并向神献上感谢,在“遭患难的日子”,应当思想并仰望神,并要全心信靠祂!阿们!


<所罗门的两个忠告>

读经【传7: 15-29】【有义人行义,反致灭亡;有恶人行恶,倒享长寿。这都是我在虚度之日中所见过的……。】在传道书第七章的这段经文中,所罗门首先说到:【有义人行义,反致灭亡;有恶人行恶,倒享长寿。】这种情形似乎违反了神公义的法则,但并非表示神不公义,只因神公义审判的日子还没有来到。神是公义的,到末日祂必为义人伸冤,也必惩罚恶人。所罗门基于这样的观察,就提出两个忠告:【不要行义过分,也不要过于自逞智慧,何必自取败亡呢?不要行恶过分,也不要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这里“不要行义过分”,就是叫人不要自以为义。“过于自逞智慧”,就是过度表现出自以为有智慧,这就是骄傲。真正有智慧的人,绝不会“自逞智慧”。由于人的自以为义,又加上骄傲,错了却不自知,结果就是自取败亡。因此信徒越是行义、越要警醒,不要“行义过分”却不自知,结果“自取败亡”。这里“不要过分作恶”,并不是说人可以稍微行恶,而是说肆无忌惮的犯罪,就是“行恶过分”。“为人愚昧”指自欺欺人,以为神并不介意。“何必不到期而死呢?”指这样的愚昧人必遭神死亡的审判呢?人既然不能凭自己的智慧定自己的行为,那么人应该怎样做呢?所罗门就告诉我们:【你持守这个为美,那个也不要松手;因为敬畏神的人,必从这两样出来。】这里的“这个为美”,就是“不要行义过分”,也即不要自以为义。而“那个也不要放手”,就是“不要行恶过分”,也即不要肆无忌惮的犯罪,目中无神。而“敬畏神的人,必从这两样出来”。也就是说,一个敬畏神的人,必会避开这两种罪。因此今天我们都要接受所罗门的忠告,“不要行义过分”,落入自以为义的罪中,也不要“过分行恶”,肆无忌惮的去犯罪,成为愚昧人,而是要做一个敬畏神的人!传道者在寻找智慧中又发现:【智慧使有智慧的人比城中十个官长更有能力。】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惟有神所赐的智慧“使有智慧的人比城中十个官长更有能力”。【时常行善而不犯罪的义人,世上实在没有。】的确,世上【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3:10)传道者就劝告说:【人所说的一切话,你不要放在心上,恐怕听见你的仆人咒诅你。因为你心里知道,自己也曾屡次咒诅别人。】有智慧的人不会去留意别人的批评、咒诅等无用的闲话,就是连仆人的诅咒也只当没听到,因此我们不要太在意别人对我们的评论。而我们自己也曾常常“咒诅别人”,批评,说别人的坏话,伤害别人。因此我们要时刻记住主耶稣的警告:【凡人所说的闲话,当审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来。因为要凭你的话定你为义;也要凭你的话定你有罪。】(太12:36-37)接着所罗门说:【我曾用智慧试验这一切事;我说,要得智慧,智慧却离我远。万事之理,离我甚远,而且最深,谁能测透呢?】传道者发现,人在日光之下很难找到智慧。但我们要感谢神,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我们,使我们真知道祂(弗1:17),也使我们具有看透万事的能力(林前2:15)。传道者又说:【我得知有等妇人,比死还苦:她的心是网罗,手是锁链。凡蒙神喜悦的人,必能躲避她;有罪的人,却被她缠住了”。 这里“有等妇人”,是指犯罪的妇人,因她被罪捆绑和辖制,所以人生“比死还苦”。但“凡蒙神喜悦的人必能躲避她”,而罪人“却被她缠住了”。最后【传道者说:‘看哪,一千男子中,我找到一个正直人;但众女子中,没有找到一个。’我将这事一一比较,要寻求其理,我心仍要寻找,却未曾找到。我所找到的只有一件,就是神造人原是正直,但他们寻出许多巧计。】这里找到一个“正直”男的子,是用对比衬托出找不到一个“女子”,就是在众女子中寻找一位理想又完美的女子,结果他一个也找不到,令他失望。他又说:“我所找到的只有一件,就是神造人原是正直,但他们寻出许多巧计。”神起初造人的时候,人是完全的,无罪的,正直的,有神的形像,也不缺少神所赐的智慧。当人犯罪堕落之后,人不再从听神的话,也不再遵守神的道,人就寻出许多诡诈的“巧计”。那么人有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完善,生命有没有变得更完美呢?我们只要打开每日的新闻报道就可以看到,人的“巧计”越多,知识愈丰富,学问愈深厚,科技愈进步,人的犯罪计谋更甚。因此人惟一的出路就是回到造他的神那里,让耶稣基督的宝血洗净你的罪,让圣灵的能力改变你的生命,在敬畏神之中得人生的智慧。为此,愿每一个人都要悔改信耶稣,要敬畏神,这样你必得着智慧,这是神给人的智慧,这智慧必能改变你的生命,也能够影响你身边的人,领他们到神面前来得智慧,得生命!阿们!


Share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