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分卷分章注解   

霞步


可4

【可4: 1-41】【耶稣又在海边教训人。有许多人到祂那里聚集,祂只得上船坐下。船在海里,众人都靠近海,站在岸上……。】在马可福音第四章中,马可说:【耶稣又在海边教训人。有许多人到祂那里聚集,祂只得上船坐下。船在海里,众人都靠近海,站在岸上…。】主耶稣在海边教训人,因为“有许多人到祂那里聚集,祂只得上船坐下”。这“许多人”是以色列人,他们表面上似乎是要主,但实际上还是硬着心。【耶稣就用比喻教训他们许多道理。在教训之间,对他们说:‘你们听啊!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比喻”是用大家熟悉的事物来表达深刻真理的一种方式,比喻若不解开,人们就仍似懂非懂。天国的奥秘,对无心要主的人,似懂非懂,并没有什么益处。“你们听啊!”就有要听的人留意比喻中所含的教训。“撒种的”指主自己。“种”是指神的话,特别是指神国之道。种子是有生命的,需有田地才能生长,这田地就是人的心。【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这“路”因人来回踩踏,土就很硬。种子撒在路旁,就不能进到土里去,所以种子就不能成长。“飞鸟”象征撒但,就是魔鬼。“路旁”的心也指硬心,因人内心对神的话刚硬,神的话根本进不到他们心里去,撒但就立刻把撒在他心里的道夺了去。【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土浅石头地”,是指在坚硬石头上有一薄层土壤的地,种子撒下去后,发苗很快。但因为“没有根”不能吸收足够的水份,“日头出来一晒…就枯干了”。“日头”象征患难和逼迫。“土浅石头地”的心,就是人听了道,立刻欢喜领受,但他心里没有根,当为道遭了患难和逼迫时,立刻就跌倒了。【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就不结实。】因“荆棘”生命力很强,就把道给挤住了。“荆棘”地的心,就是人在听了道后,因他们心里有荆棘,就是“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等,就把神的道挤住了,而不能结实。【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发生长大,结实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好土”就是能让神的话在心里头深深地往下扎根,“就发生长大”,后来“结实”。“结实”就是把所听见、所明白的道,照着去行,这样就能结出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的果实。【又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就是要人用心来听,如果不用心听,就不能明白天国的信息。


【无人的时候,跟随耶稣的人和十二个门徒问祂这比喻的意思。】因跟随主的人和门徒不明白这比喻的意思,就在“无人的时候”,私下进到主面前,“问祂这比喻的意思”。【耶稣对他们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若是对外人讲,凡事就用比喻。】这里耶稣就说明了用比喻的原因,因为比喻是关于“神国的奥秘”,对门徒就不必用比喻,比喻是对不信的“外人”。对无心追求神国的人【叫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恐怕他们回转过来,就得赦免‘。】这里的“恐怕”,不是神恐怕,因为神是乐意施恩的神,祂愿意人人悔改,罪得赦免。因此这是指人的恐怕,不信的人刚硬到惟恐听了道会相信而得救,就如亚基帕王那样,他对保罗说:【你想稍微一劝,便叫我作基督徒啊!】(徒26:28) 所以这"恐怕"是指不信的人方面刚硬而说的。【又对他们说:‘你们不明白这比喻吗?这样怎能明白一切的比喻呢?】可见撒种的比喻是解开这一系列比喻的钥匙,人若不明白撒种的比喻,就不可能明白其他一切的比喻。“撒种之人所撒的就是道”,撒种的比喻之所以占有特殊的地位,是因为在主耶稣讲这个比喻的同时,祂自己正在撒种,就是祂的“道”。主耶稣要用撒种的比喻说明,为什么人听了祂的“道”所得到的反应是如此不同。【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听了道,撒但立刻来,把撒在他心里的道夺了去。】“路旁”的心根本就无心要接受主的道,他们听是听了,但不以其为宝贵,所以“撒但立刻来,把撒在他心里的道夺了去”。【那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立刻欢喜领受,但他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撒在石头地上的”种子,就是人听了主的道很快就信了,但他们的信心没有扎根在耶稣基督的里面,心里就“没有根”,一时的热心也“不过是暂时的”,所以当他们为道遭了患难或是逼迫,就跌倒离开了主。【还有那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和别样的私欲进来,把道挤住了,就不能结实。】人在听了道后,因他们心里有“荆棘”,就是“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等,就把主的道挤住了,而不能结实。“那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又领受,并且结实,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人在听了道后,能真正明白、领受主的道,就能“结实”。“结实”就是把所听见、所明白的道,照着去行,也就是让神的话从我们身上活出来。然而一样的种子,“结实”却不一样,有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之分,其原因在于人接受主话的程度不同。人的心越向主的话敞开,主的话就越能产生功效。


【耶稣又对他们说:‘人拿灯来,岂是要放在斗底下,床底下,不放在灯台上吗?因为掩藏的事,没有不显出来的;隐瞒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斗”是用来量取粮食的木头量器。“放在灯台上”,说明灯台才是放置灯的正确位置,可以照亮周围。主耶稣讲神国的真理就是要照亮众人,而不是为了把真理向人隐藏起来。虽然耶稣的比喻里隐藏了真理,但隐藏的真理一定要显露出来。【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耳朵”是人接受神国之道的最重要器官,因此门徒们“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准备将来把现在暂时“掩藏、隐瞒”的真理传给众人。【又说:‘你们所听的要留心;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并且要多给你们。】“量器”指量取食物的器具,比喻门徒给别人分享神国奥秘的程度。门徒怎样把所领受神国的奥秘传授给别人,神也必怎样把神国的奥秘更多给他们明白。【因为有的,还要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这是说神国的福音传得越多,领会得也越多。不传福音的,连原来所有的也要被夺去。【又说:‘神的国如同人把种撒在地上。】这里的“人”指主耶稣。“种”是指神的话,特别是指神国之道。“地上”是指人心,神的国乃是开始于主耶稣把生命的种子撒在人的心里。【黑夜睡觉,白日起来,这种就发芽渐长,那人却不晓得如何这样。】“那人却不晓得如何这样”,不是说主耶稣不知道祂的话如何在人的心里产生功效,而是表明神国的成长在于神(林前3:6-7),并不是人所能充分了解的。【地生五谷是出于自然的:先发苗,后长穗,再后穗上结成饱满的子粒。】“地生五谷,是出于自然的”,表明神的话本身有生命力。只要有神的道播撒在人心里面,就自然会“先发苗,后长穗,再后穗上结成饱满的子粒”。这样的成长是照着生命的规律循序渐进的,不能急于求成。【谷既熟了,就用镰刀去割,因为收成的时候到了‘。】世界的末了,乃是“收成的时候”,神要差遣天使在地上来收割庄稼(太13:39),把成熟的收在仓里(太13:30),就是有分于神国的实现。【又说:‘神的国,我们可用什么比较呢?可用什么比喻表明呢?】主耶稣又用芥菜种来比喻神的国。【好像一粒芥菜种,种在地里的时候,虽比地上的百种都小,但种上以后,就长起来,比各样的菜都大,又长出大枝来,甚至天上的飞鸟可以宿在它的荫下‘。】神的国像芥菜种一样的小,所以神国之子在地上不过是“小群”(路12:32)。以后“长出大枝”,就不再如菜蔬般可作食物,失去其属灵供应的功用。“天上的飞鸟”指撒但和牠的使者。这是说神国的外表过度膨胀发展,就引来魔鬼藏身其中。


【耶稣用许多这样的比喻,照他们所能听的,对他们讲道。若不用比喻,就不对他们讲;没有人的时候,就把一切的道讲给门徒听。】“照他们所能听的”,指根据门徒对神国的奥秘所能理解的程度。而主在传道时,以不同的方法,向不同的对象传讲。【当那天晚上,耶稣对门徒说:‘我们渡到那边去吧’。】“那边”指“格拉森人的地方”(5:1),是外邦人居住的地区。主耶稣主动要去服事外邦人。【门徒离开众人,耶稣仍在船上,他们就把祂一同带去;也有别的船和祂同行。忽然起了暴风,波浪打入船内,甚至船要满了水。】加利利海常常有突然而来的暴风,狂风从北面吹袭约旦河谷,经过狭谷时风势加速,海面匉訇不平,对船只十分危险。【耶稣在船尾上,枕着枕头睡觉。门徒叫醒了祂,说:‘夫子!我们丧命,你不顾吗?’。】主耶稣是完全的人,虽然渡海只需要一、两个小时,但祂因为整日的传道,已经疲倦地睡着了。门徒在险恶环境中埋怨主“不顾”,其实不是主不顾,而是他们“还没有信心”。【耶稣醒了,斥责风,向海说:‘住了吧!静了吧!’风就止住,大大地平静了。】主耶稣斥责风和海,是行使祂对大自然的权柄。“睡觉”表明主耶稣有完全的人性,平静风和海表明祂有完全的神性。【耶稣对他们说:‘为什么胆怯?你们还没有信心吗?’】主耶稣责备门徒,是因为他们还不认识祂是神的儿子,对祂的权柄“还没有信心”,以致看到环境就胆怯。【他们就大大地惧怕,彼此说:‘这到底是谁,连风和海也听从祂了’。】风浪使门徒们经历了主耶稣的权柄,但他们还没有认识祂就是神的儿子。但愿我们今天都要认识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这样我们就能在人生的风暴中,倚靠主耶稣,即使我们面临生命的威胁,我们也能对主耶稣有信心,而不惧怕,因为我们知道,祂是我们的救主!阿们!


<撒种的比喻>

读经【可4: 1-20】【耶稣又在海边教训人。有许多人到他那里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船在海里,众人都靠近海站在岸上……。】在马可福音第四章的这段经文中,主耶稣讲了撒种的比喻,并且还对这个比喻的意义,解释给门徒听。马可说:【耶稣又在海边教训人。有许多人到他那里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船在海里,众人都靠近海站在岸上。耶稣就用比喻教训他们许多道理。在教训之间,对他们说:‘你们听啊,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当主耶稣在海边教训人时,有许多人就聚集到祂那里来,于是“耶稣就用比喻教训他们许多道理。在教训之间主向他们讲了撒种的比喻。在三卷福音书:马太、马可、路加中,耶稣讲的第一个比喻都是撒种的比喻,因为这是明白其余比喻的钥匙,所以主说:“你们不明白这比喻吗?那么你们怎能明白其他的比喻呢?”可见这个比喻是明白其他几个比喻的关键和根基。在撒种的比喻中,撒种的人是主耶稣,或包括传讲神话语的人。种子就是神的道,特别是指神国之道。因种子是有生命、能生长的,因此种子需有田地,这田地就是人的心。因着人用不同的心、不同的态度来接受神的道,以致于产生的结果不一样,而这个结果就决定了这人一生在神面前的结局,所以撒种的比喻和每一个人都发生关系。主耶稣首先说到第一种人:【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这“路”因人来回踩踏,土就很硬。主耶稣解释说:“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听了道,撒但立刻来,把撒在他心里的道夺了去”。这种人的心像路旁的地,听道时只是听听,因为人内心对神的话刚硬,神的话根本进不到他们心里去,因此也就不能明白。结果撒但就把神的道从人的心里夺去,甚至把它“吃尽"了。这就是为什么有许多人听了道后,不能将所听的道留下来,因为撒但在看不见的灵界里一直在做可怕的工,“把所撒在他心里的夺了去”。主耶稣又说到第二种人:【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土浅石头地”,是指在坚硬石头上有一薄层土壤的地,种子撒下去后,发苗很快。但因为“没有根”不能吸收足够的水份,太阳一晒,就枯萎了。主耶稣解释说:【那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立刻欢喜领受,但他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这种人听了神的道很快就信了,但他们对神的道不是认真的接受,神的话对他们的感动和影响都是暂时的。外表似乎有些改变,其实内心仍是石头,很硬,没有改变。所以当他们为道遭了患难或是逼迫,就跌倒离开了主。


主耶稣说到第三种人:【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就不结实。】主耶稣解释说:【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这种人在听了道后,神的道他们领受了,但他们心里有荆棘,就是“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和别样的私欲”,结果就把神的道挤住了,而不能结实。主将“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以荆棘为象征,十分适宜,因荆棘生命力很强,就会把道给挤住了。照主耶稣讲这比喻的情形看来,在当时的群众中,就有许多人的心正像前三种土地那样,他们虽然在听道却是不结实的心田。同样今天也有许多人落在这三种情形里,虽然来听道,有些人似乎是领受了,可是他们还是不结实的心田,所以主耶稣这个撒种的比喻说得真是太贴切了。最后主耶稣说到第四种人:【有落在好土里的,就发生长大,结实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主耶稣解释说:【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这“结实”意思就是把所听见、所明白的道,照着去行,也就是让神的话从我们身上活出来,这样就能结出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的果实。前三种人都没有结实,只有第四种才有结实,这种人就是真正蒙恩得救的人。那么同样是主的话功效为什么不同呢?原因在于人接受主话的程度不同,人的心越向主的话敞开,主的话就越能产生功效,结实的倍数也就会增加。而在撒种的比喻中,神并不因为土地不好就不撒种子,祂照样的去撒种子,而种子能否发芽生长结实,完全看土壤的质量,人要负完全责任。所以在耶稣说完这个比喻之后,随即就提出一句警告的话:“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这就是要人来用心听,如果不用心听,就不能明白天国的信息。所以这四个比喻和每个人都发生关系,今天你要作一个怎样的人,完全在乎你选择以哪种态度来面对神的道,谁也不能勉强你。而你的结实与否,甚至结实的程度,完全在乎你自己。而产生的结果、结局,都是人咎由自取,不能怪神不施恩。因此我们今天都要认真地听神的道,并要把神对我们说的话放在我们的好土里,让它真正成长,结出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的果实,使神得荣耀!


当主耶稣对众人讲了撒种的比喻后,在【无人的时候,跟随耶稣的人和十二个门徒问他这比喻的意思。耶稣对他们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若是对外人讲,凡事就用比喻,叫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恐怕他们回转过来,就得赦免。】跟随主的人和门徒因不明白这比喻的意思,就在没有人的时候,请主耶稣解释这比喻的意思。那么耶稣为什么要用比喻呢?这是当年门徒们的疑问,也是今天许多人心中的疑问。主耶稣用比喻,是因人的心刚硬,拒绝祂的信息,所以祂就用比喻教训人,耶稣若不用比喻,就不对不信刚硬的人讲。“比喻”就是用大家熟悉的事物来表达深刻真理的一种方式,这对有心追求真理的人来说,是一种鼓励,使他们容易记忆,留心听,又随时可以问。而对那些拒绝福音,存心不信、内心刚硬的人,他们即使听了却无法明白比喻得含义。所以主耶稣在这里回答他们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若是对外人讲,凡事就用比喻。】主的话表明,“神国的奥秘”,只向愿意活在其中的人显明,其他的人既与天国无分无关,就没有必要让他们知道。也就是说,要知道神国的奥秘,是有条件的,就是要存心渴慕活在神国里面的人,才能明白神国的奥秘。其他的人既与神国无分无关,就没有必要让他们知道。因为神国的奥秘,让无心的人知道了,也无益处,因此主只叫门徒知道,不叫外人知道。


接着主耶稣引用先知以赛亚的话说:【叫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恐怕他们回转过来,就得赦免。】当时以赛亚受差遣传讲神的话,但百姓心里刚硬,不肯接受。所以这里的恐怕不是神的恐怕,因为神是乐意施恩的神,祂愿意人人悔改,罪得赦免。因此这里的“恐怕”是指不信之人的硬心,不肯听神的话,恐怕受感动而得救,而在神并无恐怕罪人悔改得救之事。那么是什么原因,使那些人落到这般境地?是因为他们自己闭上了眼睛,恐怕看见,自己塞住了耳朵,恐怕听见。他们既然将耶稣弃绝,就失去了开启神国奥秘之钥。因着他们心中顽梗迟钝,主耶稣才改用比喻对他们说话。但主耶稣的真正心意是:【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这是耶稣说比喻的真正用意!祂用比喻来吸引所有人,让每个人都有接受真理的机会。因此主耶稣以比喻来教训人,目的不是要他们看不见,听不明白,感觉不到。相反的,祂的目的正是要促使他们愿意看见,愿意明白,愿意去体会。而那些无心了解、或拒绝真理的人,不仅无法明白神国的奥秘,连他们原有的一点对旧约律法的认识,因为缺少主耶稣的启示,也会逐渐失去,最后因他们不肯回转,罪就不得赦免。但愿我们今天都要求主打开我们的眼睛,开通我们的耳朵,让圣灵洁净我们的心,使我们在听道后顺服神的带领,将真理活出来,更要记住领悟神国的奥秘!阿们!


<灯和量器的比喻>

读经【可4: 21-41】【耶稣又对他们说:‘人拿灯来,岂是要放在斗底下、床底下,不放在灯台上吗?……。】在马可福音第四章的这段经文中记载了,主耶稣讲了灯和量器的比喻,种子长大的比喻,芥菜种的比喻,以及主耶稣平静风和海。马可首先说:【耶稣又对他们说:‘人拿灯来,岂是要放在斗底下、床底下,不放在灯台上吗?因为掩藏的事,没有不显出来的;隐瞒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斗”是用来量取粮食的木头量器。主耶稣在此用灯的比喻来说明,祂讲比喻的用意不是隐藏真理,就如人拿灯不应该“放在斗底下、床底下”隐藏起来,而是要“放在灯台上”,就是放在特别显露的地位上,叫人可以看见亮光。照样耶稣讲神国的真理就是要照亮众人,而不是为了把真理向人隐藏起来。虽然耶稣的比喻里隐藏了真理,但隐藏的真理一定要显露出来。虽然神国的奥秘对一般的人,是暂时掩藏和隐瞒的,但最后终必显明,这是神的心意,也是主耶稣到世上的目的。因此当时的门徒,以及今日的信徒,【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接着主耶稣说了一项属灵的原则:【你们所听的要留心。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并且要多给你们。因为有的,还要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量器”指量取食物的器具,比喻门徒给别人分享神国奥秘的程度。门徒在听了神的道后,若把所领受的神国奥秘传授给别人更多,神也必让我们明白神国奥秘更多。他们若不传福音,连原来所有的也要被夺去,这也是一切追求属灵事物的原则。所以“有的,还要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在福音书中有五处经文重复了主耶稣的这句话,分别在马太福音十三章,二十五章;马可福音第四章;路加福音第八章和第十九章。其中马太福音二十五章和路加福音十九章、马可福音第四章和路加福音第八章大体重复。在圣经里同样的话重复多次,表示这话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属灵原则,是关乎我们如何能够领悟天国的奥秘的原则,它涉及到我们属灵生命的每一个环节。我们如何能够有属灵的洞察力,属灵的经历,属灵的能力,这一切都在乎我们是否活出这个原则。当时门徒听从主的教导并跟随主耶稣,主便将更多的启示渐进性地赐给门徒。而以法利赛人为代表的犹太人抵挡主,抵挡施恩的圣灵,于是神就使他们的心愈加刚硬,远离真理,甚至连他们以前知道的一些属灵的事物也从他们心中挪去。


今天对重生得救的基督徒来说也是一样,我们越在真理上有领受,就越发追求,而越追求,就越明白,也有越多的领受。还有我们越亲近神,神就愈亲近我们,我们愈渴慕神,神就赐给我们更加渴慕的心。反之我们若远离神,就会在远离神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神的话是按照各人的容量赐给人,不但如此,对那些容量大的,神还要多给,而且我们用大的量器量给人时,必得着大量的回报(路6:38)。主【又说:‘神的国,如同人把种撒在地上。黑夜睡觉,白日起来,这种就发芽渐长,那人却不晓得如何这样。地生五谷是出于自然的:先发苗,后长穗,再后穗上结成饱满的子粒。谷既熟了,就用镰刀去割,因为收成的时候到了‘。】这里主耶稣讲到种子长大的比喻。“人”指主耶稣;“种”是指神的话,特别是指神国之道。种子是有生命、能生长的,表明神国是属于生命的范畴。“地上”指人心,神的国开始于主耶稣把生命的种子撒在信徒的里面。“那人却不晓得如何这样”,不是说主耶稣不知道祂的话如何在人的心里产生功效,而是表明神国的成长在于神(林前3:6-7),并不是人所能充分了解的。神国就是人有了神的生命,接受神的权柄的范围。所以神国的成长是照着生命的规律循序渐进的,只要有神的道播撒在人心里面,就自然会“先发苗,后长穗,再后穗上结成饱满的子粒”,不能急于求成。当世界的末了,乃是“收成的时候”,神要差遣天使在地上来收割庄稼(太13:39),把成熟的收在仓里(太13:30),就是有分于神国的实现。接着主耶稣讲到芥菜种的比喻,主【又说:‘神的国,我们可用什么比较呢?可用什么比喻表明呢?好像一粒芥菜种,种在地里的时候,虽比地上的百种都小,但种上以后,就长起来,比各样的菜都大,又长出大枝来,甚至天上的飞鸟可以宿在它的荫下‘。】主在这比喻中讲到,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田里,虽然芥菜种比地上的百种都小,结果“种上以后,就长起来,比各样的菜都大,又长出大枝来”,这是一个反常的成长,甚至有“飞鸟”来住在它的上面,这“飞鸟”就是仇敌撒旦。这是说,如果教会与世界联结,照世界的方法来建设教会,使教会成为宠大像树枝一样,这时就会有飞鸟来宿在上面。就如今天有各种世界的潮流、异端邪教都纷纷进入教会内部,从而导致教会表面庞大,人数增加,这只是虚假的表象。而在教会中真正能被神拣选的,真正属于主的信徒仅为少数!


随后【耶稣用许多这样的比喻,照他们所能听的,对他们讲道。若不用比喻,就不对他们讲;没有人的时候,就把一切的道讲给门徒听。】“照他们所能听的”,指门徒对”道”接受的态度和领悟的程度。今天主的工人讲道,也要按听众接受的态度和领受的能力来讲,因此在讲道之前,要设法了解听众的程度和情况。最后马可讲到主耶稣平静风和海,【当那天晚上,耶稣对门徒说:‘我们渡到那边去吧!’门徒离开众人,耶稣仍在船上,他们就把他一同带去,也有别的船和他同行。忽然起了暴风,波浪打入船内,甚至船要满了水。耶稣在船尾上,枕着枕头睡觉。门徒叫醒了他,说:’夫子,我们丧命,你不顾吗?‘耶稣醒了,斥责风,向海说:‘住了吧!静了吧!’风就止住,大大地平静了。耶稣对他们说:‘为什么胆怯?你们还没有信心吗?’他们就大大地惧怕,彼此说:‘这到底是谁,连风和海也听从他了?’】加利利海常常有突然而来的暴风,狂风使“波浪打入船内,甚至船要满了水”,这是十分危险的。而这时“耶稣在船尾上,枕着枕头睡觉”。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耶稣“枕着枕头睡觉”?因为耶稣基督是道成肉身来到人间,祂有完全的神性,也有完全的人性。这里特别向我们展示了耶稣是有血有肉的完全的人,他因整日传道也会疲倦,累了也需要休息。这时“门徒叫醒了他,说:’夫子,我们丧命,你不顾吗?‘耶稣醒了,斥责风,向海说:‘住了吧!静了吧!’风就止住,大大地平静了‘”。主耶稣斥责风和海,是行使祂对大自然的权柄。一场几乎使门徒们丧命的暴风,就因耶稣斥责那狂风大浪,风浪就平静了,这表明耶稣有完全的神性。但主责备门徒说:“为什么胆怯?你们还没有信心吗?”耶稣的门徒中多半是渔夫,从小打鱼,生长在海边,在海上作业,在过去的年月中曾经历过不少风浪,而这次风浪是越来越大,甚至船就要被波浪掩盖,所以他们会胆怯。


但门徒曾亲眼目睹耶稣所行的神迹,医治许多的病人,他们理当对主耶稣有信心。而且耶稣已经说了“我们渡到那边去吧!”他们就一定能够平安到达那里,不管途中的风浪有多大,祂都要负责到底。可是门徒因为看周围,看风浪和危险,所以才会胆怯。所以有信心只需记住主的话,没有信心的人是因为忘记了主的话。这时【他们就大大地惧怕,彼此说:‘这到底是谁,连风和海也听从他了?’】门徒在暴风中经历耶稣的大能,使他们看到,耶稣绝不仅仅是他们的“夫子”。主耶稣知道海上会有风暴吗?知道!耶稣可以避免遭遇风暴吗?当然!那么耶稣为什么还要吩咐门徒渡到海那边去呢?祂就是要门徒经历风暴更加认识祂到底是谁,祂就是风浪的主,祂掌管着宇宙万物。门徒就借着这个遭遇对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是第一手的认识,这种认识使他们的信心坚定不移。同样今天我们人生中的“暴风”也是常常忽然临到,就如突然得了不治之症、亲友离去,还有地震、洪水、火灾、汽车事故、飞机坠毁、轮船沉没、恐怖袭击等等,各种各样的“暴风”时有发生。今天我们虽然肉眼看不见主,但祂应许与我们同在,祂就在我们生命的船上。虽然主耶稣不一定会阻止“暴风”的发生,但主应许在“暴风”中会为我们“斥责狂风大浪”!为此,愿我们今天无论遇到任何风暴,不要胆怯,因主与我们同在。所以当风浪向我们打来时,我们要坚定的信靠主,祂必会用祂的大能,为我们斥责狂风大浪,并将属天的平安赐给我们!阿们!


Share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