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分卷分章注解   

霞步


来10

【来10: 1-39】【律法既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像,总不能借着每年常献一样的祭物叫那近前来的人得以完全……。】在希伯来书第十章中,作者首先说:【律法既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像,总不能借着每年常献一样的祭物叫那近前来的人得以完全。】这里“律法”和“影儿”,是以整个旧约律法为一个预表。“将来美事”,指新约时代已经实现的美事,就是基督所为我们成就的救恩。因“律法”并“不是本物的真像”,而是“将来美事的影儿”,所以不能让“近前来的人”真正“得以完全”。“近前来的人”,指亲近神的人。“得以完全”,指罪人因着罪得赦免,得以毫无阻拦地亲近神。“每年常献”,指不断地重复的献。“一样的祭物”,指献相同的物品。【若不然,献祭的事岂不早已止住了吗?因为礼拜的人,良心既被洁净,就不再觉得有罪了。但这些祭物是叫人每年想起罪来;因为公牛和山羊的血,断不能除罪。】“若不然”,是指在旧约律法之下所献的祭若是完全的话,“岂不早已止住了吗?”因为敬拜的人,“良心既被洁净,就不再觉得有罪了”。“不再觉得有罪了”,指罪人知道自己的罪已得赦,所以良心得着洁净。“但这些祭物是叫人每年想起罪来”,旧约每年的赎罪日,都证明前一年的赎罪祭并没有永久除去罪,只是“叫人每年想起罪来”,提醒人还必须预备下一年的赎罪日。“因为公牛和山羊的血,断不能除罪”。“公牛和山羊的血”,是赎罪日所献的祭。旧约的献祭只能提供外表的洁净,“断不能除罪”,所以牛羊的血只可以作“表样”,没有真正除罪的功效。


【所以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神啊,祭物和礼物是祢不愿意的;祢曾给我预备了身体。】这里部分照字面、部分照意思引自诗篇40:6。“基督到世上来”,指神的儿子降世为人。“神啊,祭物和礼物是你不愿意的”,即是“祭物和礼物”是神不喜悦的。“你曾给我预备了身体”,是指基督道成肉身的事实。【燔祭和赎罪祭是祢不喜欢的。】这是引自诗篇40:6,这些祭不是神最终的意愿,只是预表基督要献的祭。【那时我说:‘神啊,我来了,为要照祢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这是引自诗篇40:7。“那时”指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我说”指基督所作的宣告,“神啊,我来了”,意思是“我已经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基督道成肉身成就救赎,完全是根据父神的旨意、照着父神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经卷”,指摩西五经,也可以指旧约圣经,【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都是指着基督说的(路24:44)。【以上说:‘祭物和礼物,燔祭和赎罪祭,是祢不愿意的,也是祢不喜欢的(这都是按着律法献的)’】“祭物和礼物,燔祭和赎罪祭”,代表旧约的祭物。“是你不愿意的,也是你不喜欢的”,再次强调旧约并不能使神的心得到满足。【后又说:‘我来了为要照祢的旨意行’;可见祂是除去在先的,为要立定在后的。】这里部分照字面、部分照意思引自诗40:6。“在先的”指旧约的祭物,即祭牲。“在后的”指新约的祭物,即基督自己。基督用自己作为更美的祭物,代替了“按着律法献的”的祭牲。【我们凭这旨意,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祂的身体,就得以成圣。】“我们凭这旨意,靠耶稣基督”,“这旨意”,就是神不喜欢按旧约方式祭祀的旨意。“只一次献上祂的身体,就得以成圣”,这意思是我们因靠基督一次献上自己,而得以被成圣,这“成圣”的工作已由基督所完成,使我们这些靠着祂献上自己功效的人,成圣归神。


【凡祭司天天站着事奉神,屡次献上一样的祭物,这祭物永不能除罪。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神的右边坐下了。】“凡祭司天天站着事奉神”,“站着”表示还有工作没完成。“屡次”表明旧约的祭物“永不能除罪”。“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神的右边坐下了”。“神的右边”,表示权柄和尊贵。“坐下,表示祂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从此,等候祂仇敌成了祂的脚凳。】“从此”,指祂献完了祭并且坐下之后。“等候”,意指不再需要作任何事,只要安静地等待那一时刻来临。“祂仇敌成了祂的脚凳”,指仇敌完全服在祂的脚下(1:13)。【因为祂一次献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基督“一次献祭”便永远有效,“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得以成圣的人”,指分别为圣归给神的信徒。“永远完全”,指成全到永远,永不失去所已经得着的成圣地位。【圣灵也对我们作见证;因为祂既已说过:主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他们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写在他们心上,又要放在他们的里面。’】“圣灵”在旧约时已经借先知的预言,为基督献上自己所立之新约作了见证,证明祂的“献祭”确已完成永远除罪之功效。在此作者引述圣灵借先知耶利米的见证是:神的律法要写在祂百姓的心里,放在他们里面。【以后就说:我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愆和他们的过犯。这些罪过既已赦免,就不用再为罪献祭了。】因基督献祂自己为祭,已经永远解决了罪的问题,因此,神“不再记念”信靠基督之人的罪愆和过犯。基督的献祭除去了我们的罪,因此“就不再为罪献祭了”,新约的时代开始了。大祭司基督所献的祭是完全的赎罪祭,祂的献祭使新约得以成全,因此旧约的祭司制度和献祭就应该停止了。


【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借着祂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祂的身体。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神的家,并我们心中天良的亏欠已经洒去,身体用清水洗净了,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我们“因耶稣的血”,“罪过既已赦免”,所以“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这“至圣所”就是神的所在之处。“是借着祂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祂的身体”。当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断气的时候,“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太27:51),代表基督的身体为我们裂开,从此为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使我们可以借着祂进入至圣所亲近神。“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神的家”,“神的家”就是教会(提前3:15),基督不但以神儿子的身份,而且以一位伟大的祭司的身分“治理神的家”。“我们心中天良的亏欠已经洒去”,是基督宝血献祭的功效。“身体用清水洗净了”,指信徒领受了“重生的洗”(约13:10)。“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因为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11:6)。【也要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不至摇动,因为那应许我们的是信实的。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当时有些犹太信徒面对逼迫,就回到犹太教里去躲避眼前的逼迫。所以作者劝勉他们:“要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不至摇动”,“所承认的指望”,是指神的“应许”,“因为那应许我们的是信实的”。“信实”指凡神所应许的,祂必实现。“又要彼此相顾”,就是顾念到别人的需要和重担。“激发爱心,勉励行善”,意指彼此相顾,就会产生激发爱心和善行的效果。【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原文是看见)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因当时有些希伯来的信徒,受犹太教的压迫而动摇了信心,停止教会聚会,却要到犹太人的会堂里去聚会,所以作者劝勉他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如果偶然停止聚会,就会渐渐变成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使那些偶然停止聚会的人不致继续停止。“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那日子”,指基督再来,信徒向主交账的日子。


【因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惟有战惧等候审判和那烧灭众敌人的烈火。】这里的“我们”是指一切得知真道的人。而作者发出这严重的警告,是特别针对那些游移不定的犹太人,也针对听过又明白真道的人,如果他们"得知真道以后",却“故意犯罪”,就是拒绝基督赎罪的救恩,“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因基督的献祭是唯一的救法,祂已经“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不再重复献祭,所以“故意犯罪”、拒绝这救法的人再无其他得救的途径。所以“故意犯罪”的人,只能“战惧等候审判和那烧灭众敌人的烈火”。【人干犯摩西的律法,凭两三个见证人,尚且不得怜恤而死,何况人践踏神的儿子,将那使他成圣之约的血当作平常,又亵慢施恩的圣灵,你们想,他要受的刑罚该怎样加重呢!】在旧约里,“人干犯摩西的律法,凭两三个见证人”,就可以定罪、“不得怜恤而死”。在新约里,信徒若“践踏神的儿子,将那使他成圣之约的血当作平常,又亵慢施恩的圣灵”,罪行更加严重,“他要受的刑罚该怎样加重呢!”【因为我们知道谁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又说:’主要审判祂的百姓。’落在永生神的手里,真是可怕的!】“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引自申命记32:35。“主要审判祂的百姓”,引自诗篇50:4,都是指那些背道的人最后终必要受神的报应。这里“主要审判祂的百姓”,表明背道者仍然是信徒。神是公义的,祂为自己的百姓伸冤,是基于公义,祂审判百姓中的背道者,也是基于公义。背道的信徒若是拒绝神所提供的赎罪祭,只能等待审判和刑罚,但“落在永生神的手里,真是可怕的!”这对背道者是一个严重的警告。


【你们要追念往日,蒙了光照以后所忍受大争战的各样苦难:一面被毁谤,遭患难,成了戏景,叫众人观看;一面陪伴那些受这样苦难的人。因为你们体恤了那些被捆锁的人,并且你们的家业被人抢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长存的家业。所以,你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着所应许的。】作者在警告背道的人之后,就劝勉信徒“你们要追念往日,蒙了光照以后所忍受大争战的各样苦难”。这些信徒在信主之后,曾经为着福音遭受逼迫,“忍受大争战的各样苦难”,他们“被毁谤,遭患难,成了戏景,叫众人观看”,成为被人耻笑、受羞辱的对象。他们“陪伴那些受这样苦难的人”,尽管自己受苦,仍然“体恤了那些被捆锁的人”。他们的“家业被人抢去,也甘心忍受”。因为他们“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并且“知道自己有更美长存的家业”,所以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轻看地上的损失。“不可丢弃勇敢的心”,指凭信心面对逼迫,他们“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神的旨意”,“忍耐”,指为信主的缘故所要忍受的逼迫,而“忍耐”是行“神的旨意”,所“必须”的条件。而“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得着所应许的”。【因为还有一点点时候,那要来的就来,并不迟延;只是义人(有古卷:我的义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后,我心里就不喜欢他。我们却不是退后入沉沦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灵魂得救的人。】“还有一点点时候”,是按意思引自以赛亚书26:20,“那要来的就来,并不迟延”引自哈巴谷书2:3,两者都是指神的审判和刑罚很快就会到来。“义人必因信得生”引自哈巴谷书2:4,意思就是“义人”借着信心得以继续活在神面前。“他若退后,我心里就不喜欢他”,“他”是指“义人”,“退后”,在此特指否认基督退回到犹太教。“就不喜欢”,意思就是要受到神的惩罚。“我们却不是退后入沉沦的那等人”,“退后入沉沦”,就是被神审判之后,遭受神烈火的刑罚。但作者确信他们不是属于“退后入沉沦”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灵魂得救”的人,因为“义人必因信得生”,这是神信实的应许。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要因信而活,因相信神的应许可靠,而切实遵行神的旨意,这样我们就“是有信心以致灵魂得救的人”!阿们!


<律法的献祭不能除罪>

读经【来10: 1-25】【律法既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像,总不能借着每年常献一样的祭物叫那近前来的人得以完全……。】在希伯来书第十章的这段经文中,作者讲到律法的献祭不能除罪,但基督的献祭能永远除罪。作者首先说:【律法既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像,总不能借着每年常献一样的祭物叫那近前来的人得以完全。】既然律法只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像,当然不能除罪,所以就“不能借着每年常献一样的祭物叫那近前来的人得以完全”。这里指出旧约按律法献的祭,既然每年要常献同样的祭物,年年重复,就显明每年所献的都不能使“那近前来的人得以完全”。因此作者说:【若不然,献祭的事岂不早已止住了吗?因为礼拜的人,良心既被洁净,就不再觉得有罪了。但这些祭物是叫人每年想起罪来,因为公牛和山羊的血断不能除罪。】因律法所规定的献祭,并不能使人的良心被洁净,因而成为完全人,否则“献祭的事”早已止住了。因律法的祭不能真正洁净人的心,这样人在献祭之后,内心仍像以前一样充满犯罪的意念,他们的良心就无法“不再觉得有罪”,所以律法下所献的祭物“公牛和山羊的血断不能除罪”。但基督献上自己为祭才是“真像”,能以除罪,【所以,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神啊,祭物和礼物是你不愿意的,你曾给我预备了身体。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喜欢的。‘那时我说:‘神啊,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以上说:‘祭物和礼物,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愿意的,也是你不喜欢的(这都是按着律法献的)。’后又说:‘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可见他是除去在先的,为要立定在后的。我们凭这旨意,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他的身体,就得以成圣。‘】作者既已说明按律法所献的祭不能除罪,在此他就开始讲到基督献上自己为祭才是“本物的真像”,是能确实除罪的。因为基督献上自己为祭,合乎神的旨意。这里“在经卷上已经记载”,是指旧约的“经卷”,主复活后曾对往以马忤斯的两个门徒说:【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路24:27)可见旧约的经卷早已预言及基督受死复活的事。所以本书著者,特引用诗篇的话,证明基督这样流血赎罪,不但合乎旧约的预表,且合乎旧约的预言。所以赎罪祭牲预表的正是那真正蒙神喜悦的祭物,就是神的独生爱子耶稣基督,祂满足了神公义的要求,祂为我们承担了罪的刑罚。所以基督照神的旨意来到世上,又照神的旨意献上自己,才是神所喜悦的祭。


【凡祭司天天站着侍奉神,屡次献上一样的祭物,这祭物永不能除罪。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神的右边坐下了,从此等候他仇敌成了他的脚凳】“凡祭司天天站着侍奉神”,祭司“站着”事奉,表示他们仍在工作中,他们虽然献了许多祭,但并未完成他们的工作。“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神的右边坐下了”,基督“坐”在神的右边,表示祂赎罪的工作已完全,祂的地位尊贵无比。人间的祭司是“屡次献上一样的祭物”,但基督只“一次”献上,就成功赎罪的事”,可见祂那一次的献上,已经完全作成赎罪的工作了。人间的祭司所献的祭是“永不能除罪”的祭,但基督是“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有永远除罪之功效。人间的祭司只照着律法献祭,完成赎罪的礼节,并未击败那陷人于罪中的仇敌魔鬼。但基督不但献上自己为赎罪祭,同时也击败了仇敌魔鬼,“从此等候祂仇敌成了祂的脚凳”,表示祂完全的得胜。而且【因为祂一次献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基督一次献祭的果效,不但使那些因信而在祂里面的人“得以成圣”,且使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在我们信主那一刻,主就叫我们得到这一切完全的救恩,使我们得称为“完全”。而得称为“完全”,是指地位上的完全,不是生活上的完全。【圣灵也对我们作见证,因为他既已说过:‘主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他们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写在他们心上,又要放在他们的里面’;以后就说:‘我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愆和他们的过犯。’这些罪过既已赦免,就不用再为罪献祭了。】圣灵在旧约时已借先知的预言,为基督献上自己所立之新约作了见证,证明祂的“献祭”确已完成永远除罪之功效。在此作者引述圣灵借先知耶利米的见证为要说明,神的律法和旨意,要写在百姓的心里,放在他们里面。又因基督献祂自己为祭,已经永远解决了罪的问题,因此,神“不再记念”信靠基督之人的罪愆和过犯。基督的献祭除去了我们的罪,因此“就不再为罪献祭了”,新约的时代开始了。大祭司基督所献的祭是完全的赎罪祭,祂的献祭使新约得以成全,因此旧约的祭司制度和献祭就应该停止了。


接著作者就说:【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借着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进入至圣所”,就是与神完全没有阻隔地交通。旧约的大祭司只能一年一次进入“至圣所”,并且是带着牛羊的血战兢而入。但我们因耶稣的血,就能“坦然进入至圣所”与神相交。由此可见我们在新约下,因耶稣基督的血,所能享受的属灵权利比旧约大祭司所能享受的权利更为优越。这是因基督已为“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这“新”说明,这条路是旧约所没有有的,在新约里才有。“活”是指这条路能使行走的人得着生命,引人到永生。这“幔子”是指会幕里分隔圣所和至圣所的幔子,挡住进入至圣所的路,表征神的荣耀和公义阻绝了有罪之人的亲近。但当主耶稣死在十字架上时,【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太27:51)所以这“幔子”就是主的身体。这幔子已经因基督身体的死裂开了,从今以后我们可以“坦然进入至圣所”,与神同在。【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神的家。并我们心中天良的亏欠已经洒去,身体用清水洗净了,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这里的“大祭司”,是指升入高天坐在神宝座右边的基督。“神的家”就是教会(提前3:15)。这位天上的大祭司,不但在天上作我们的中保,也治理地上神的家,作教会的元首(西1:18)。又因基督的血,将我们“心中天良的亏欠已经洒去,身体用清水洗净了”,我们“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就是要存真诚无伪的心和真实的信心来到神面前。虽然基督的血使我们能享受那样多宝贵的福分,可以直接到神面前,但如果我们不是存着真诚的心来信靠祂,则基督所成就的一切福分,都与我们无关。因为所有虚伪的信心和宗教习惯,在真实的神面前,都是毫无效用的。而“充足的信心”,就是接受神的一切丰盛和承受神的一切应许。因此我们来到神面前,不但要有信心,且应有充足的信心,【人非有信不能得神的喜悦】,这样有充足信心的人,必得神的喜悦。


接著作者就勉励信徒,既然得着这样宝贵的福分和权利,就应当更加尽应尽的责任,就是【要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不至摇动,因为那应许我们的是信实的。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原文作“看见”)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既然应许我们的神是信实的,这样我们因信靠祂的应许而有的指望,必不会落空,我们就当坚守,不可因当前的环境或逼迫而摇动。因当时的希伯来信徒正面临极重的试炼,他们受到犹太教律法主义者制造的压力,要基督徒放弃原先属于他们的聚会,重新回到犹太人的会堂聚会,所以作者在此劝勉他们,无论所处的环境是多么的恶劣,总不能停止他们起初那合乎真理的聚会,这样的劝勉对现今的信徒也同样适用。为此,愿我们今天不但不要停止聚会,就是不要停止对神的敬拜,我们也要“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又因主耶稣来的日子近了,我们就当存着信心,爱心,盼望,敬虔度日,等候主来!阿们!


<警告故意犯罪的人>

读经【来10: 26-39】【因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惟有战惧等候审判和那烧灭众敌人的烈火……。】在希伯来书第十章的这段经文中,作者对故意犯罪的人,提出严重的警告,并劝勉信徒不可丢弃勇敢的心。作者首先说:【因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惟有战惧等候审判和那烧灭众敌人的烈火。】作者在此发出这么严重的警告,是特别针对一切“得知真道”的人,如果他们"得知真道以后",却“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这“故意”是强调人出于任性执意去犯罪。这里将“故意犯罪”,与基督“赎罪的祭”连在一起,说明“故意犯罪”,不是指犯普通的罪,而是特指犯了拒绝基督赎罪的救恩。这“赎罪的祭”,就是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死赎罪的祭,也就是“真道”的主要内容。一个人在得知基督赎罪的真道之后,若不接受他赎罪的功劳,而是拒绝基督赎罪的救恩,就再没有赎罪的祭了。因基督的救赎是唯一的救法,拒绝这救法的人当然再无得救的希望。因此这里说:“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他们既然拒绝了基督所献的完美的祭,就再没有别的祭可以赎他们的罪了。“惟有战惧等候审判和那烧灭众敌人的烈火”。就是战兢恐惧等候神的审判。“那烧灭众敌人的烈火”,就是灭亡的火,“众敌人”就是反对神的人。这是非常严重的警告,也是很可怕的结局。这里作者用“我们”,就是把自己也包括在同样的警告之下,也就是要让所有的基督徒都当警醒,不要以为基督的赎罪祭是可有可无的,基督的赎罪祭是唯一的道路,抛弃了这唯一之路,他的结局惟有等候审判和烧灭众敌人的烈火,因此我们绝对不可以轻忽。


接著作者引用旧约律法来说明拒绝基督比干犯律法更严重,【人干犯摩西的律法,凭两三个见证人,尚且不得怜恤而死,何况人践踏神的儿子,将那使他成圣之约的血当作平常,又亵慢施恩的圣灵,你们想,他要受的刑罚该怎样加重呢!】在旧约时代,对犯了摩西律法中当死的罪,在两三个见证人之下,罪证确凿,尚且得不到怜恤接受治死的刑罚。如今故意拒绝神儿子亲自预备的赎罪救恩,就会有更严重的后果。作者就讲到“故意犯罪”的实质,就是“践踏神的儿子,将那使他成圣之约的血当作平常,又亵慢施恩的圣灵”。“践踏神的儿子”,就是把基督的赎罪祭当作可以踏在脚下轻视的,就是故意拒绝、抵挡基督的救恩。“将那使他成圣之约的血当作平常”,就是把基督为人赎罪,与人立约,将人从罪中分别为圣的宝血当作与普通的血一样,没有赎罪的功用,这是轻视基督赎罪的果效。“亵慢施恩的圣灵”,救恩是借着圣灵临到神的子民,如果一个人排斥基督救恩,等于是轻慢、侮辱圣灵施恩的工作。这样的“故意犯罪”,当然比干犯摩西的律法要更严重。作者就向读者提问,“你们想,他要受的刑罚该怎样加重呢?”答案就是,被神弃绝,落入更大的刑罚中。由此可知,“故意犯罪”的罪是何等的严重!我们不要以为已经得知了真道,有相当属灵的知识,就不会有“故意犯罪”的可能性。在现今的世代中,有许多曾经一度热心爱主的信徒,就像早期教会的一些信徒,最后放弃在基督里的信心,走回世界的物欲享受里去,底马便是一例!他因为【贪爱现今的世界】,就离弃保罗往帖撒罗尼迦去了(提后4:10)。所以我们不要说:“这样的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会的,不然神就不会提出如此的警告了!因此我们都要存敬畏之心聆听与默想这些警告之言,这会使我们得着警戒。


随后作者就提醒信徒,【因为我们知道谁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又说:‘主要审判祂的百姓。’落在永生神的手里,真是可怕的!】作者在这里引用的这段旧约经文,是要说明神会报应那些亵渎祂的人,就是拒绝基督牺牲救赎的恩典和圣灵的施恩的人。但作者提到:“主要审判祂的百姓”,这是特别针对神子民的警告,表示不管是神的审判或申冤,最终都要实现,即使神的子民也不能免除。然而对于忠实的子民,那审判就是为他申冤,对于悖逆者,那审判就是让他接受悖逆神的报应。作者又警告说:“落在永生神的手里,真是可怕的”。这是一节很重要的经文,尤其在现今的时代中更是如此。这“真是可怕的”,意指后果不堪设想,真令人不寒而栗。从神过去所作的事中就可以得到证明,永生之神的手曾用“大洪水”毁灭了整个邪恶的人类。圣经说:【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耶和华说: ’我要将所造的人…都从地上除灭‘。】(创世纪6:5-7)彼得后书 2:6说: 【又判定所多玛、蛾摩拉,将二城倾覆,焚烧成灰,作为后世不敬虔人的鉴戒。】另外神在红海中淹没了法老和他全部的军队(出14:26-28)。仅仅这几件事就证明了这一事实,"落在永生神的手里,真是可怕的"。可是今天在教会里常常听见的是,在神的手中是安稳的,在神的手中很有保障等,很少人会讲“落在永生神的手中,真是可怕的”这一真理。所以有许多的信徒只知道神的慈悲,神的爱,神的赦免,神的怜悯,却不知道神的公义,神的圣洁,神的忿怒。但神的审判是绝对公正的,这不但对于那些拒绝救恩的悖逆者,对故意犯罪的人是个严重的警告,同时对我们属神之人也是个严重的警惕,我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神是轻慢不得的,落在永生神手里是可怕的,连我们今天已经跟随基督的人,也当保有这份对神的敬畏之心,因此希伯来书中的这些警告,对成圣道路上的信徒是严肃的提醒!因此我们都要存敬畏之心聆听与默想这些警告,并要将它铭记于心。我们若有敬畏神的心,又持守真道,我们就不会落在神的手中受审判,而是在神慈爱的手中享安稳,得保障!


接著作者就劝勉受苦中的信徒,他说:【你们要追念往日,蒙了光照以后所忍受大争战的各样苦难。】这里作者提醒信徒所要“追念”的,就是他们在“蒙了光照以后所忍受大争战的各样苦难”。但他们不是靠自己的能力“忍受”了各样的苦难争战,而是因为“蒙了光照以后”。他们蒙圣灵的光照,信了耶稣,有了得救的地位,进入了由神所保守的救恩中。他们就靠着神赐下的力量,“忍受”各样大争战的苦难,而且有很美的见证。这对我们今天的基督徒有很好的提醒,对各种“大争战的苦难”,我们不是消极的“忍受”,而是在“蒙了光照”后,积极的面对苦难。【一面被毁谤,遭患难,成了戏景,叫众人观看;一面陪伴那些受这样苦难的人。因为你们体恤了那些被捆锁的人,并且你们的家业被人抢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长存的家业。】从这里可见,这些希伯来信徒,曾为信主的缘故,付了很大的代价,忍受了很大的逼迫,他们的见证曾震动许多人,“成了戏景,叫众人观看”。而且他们一面自己为福音受苦,一面“陪伴那些受这样苦难的人”,与他们同受苦,这是何等美好的受苦见证,实在是今日信徒最好的榜样。他们还“体恤受捆锁的人”,有些人所受的苦难比他们更重,不但家业被抢,且被捆锁监禁起来。他们自己既也受逼害,却仍然没有惧怕,体恤扶助了那比他们受苦更多的人,可见那时他们爱主的心何等热切。他们还“甘心忍受”,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有更美、长存的家业”,因为他们盼望那更美长存的天上家业,所以就轻看这属地暂时的家业,而愿意为主舍弃。今天我们所遭遇的苦难未必如经文所说的那么严重,然而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点,基督徒各自会有不同的争战、不同的难处,正如保罗所说:【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后3:12)【所以,你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勇敢的心”,是那种以信心为内在力量的放胆无惧,信徒若存这样的勇敢,必得大赏赐。所以作者劝勉他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


作者又说:【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着所应许的。‘因为还有一点点时候,那要来的就来,并不迟延。‘】当时的希伯来信徒,仍像往日那样受到苦难,但他们这时却没有了往日那种勇敢、忍耐和盼望的心,所以作者劝勉他们,“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神的旨意”,“忍耐”,是行神旨意所“必须”的条件。而“行完了神的旨意”,就能“得着所应许的”。这应许就是“因为还有一点点时候,那要来的就来,并不迟延”。这意思是,他们所信靠的救赎主,必要快来,他们所受的苦难不过是暂时的痛苦。那时祂必报应那些使他们受冤屈的人,而他们则必享受义人应享的福分。今天的基督徒,也必须敏锐地意识到“还有一点点时候,那要来的就来,并不迟延”的真实性与紧迫性。主耶稣的再来,是一切问题的终极答案,这对当时的希伯来书受信人是如此,对我们今天的基督徒也是如此,对整个堕落的世界和“住在地上的人”(启6:10)更是如此。正因为主来的日子近了(太24:22),我们就当警醒祷告,在真道上站立得稳,预备好为主受苦的心志,殷勤多做主工,免得在眼花缭乱的科技“成果”里,在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中,在具乐部式的“教会生活”里,迷失与沉醉。之后作者就引用旧约哈巴谷书说:【只是义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后,我心里就不喜欢他。】这表明,在基督将要再来这一确定无疑的应许下,我们这些被神称义的人,必须靠信心来坚守这个盼望。而退后的人,将会被神弃绝。当希伯来书的受信人读到这些话,难免会为自己的信仰状况,自己的属灵地位,略感担忧,他们或许会问:“我们退后了吗?我们是神心里不喜欢的人吗?”作者就满有信心、满有把握地告诉他们:【我们却不是退后入沉沦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灵魂得救的人。】这里“我们却不是”,表明作者虽然用那些背道者的危险警告他们,但他深信他们和作者一样不是那等人。而今天信徒最大的危险就是中途退后,信心软弱,动摇。对于属天的盼望失去兴趣,因着道路艰难而灰心,却觉得世界很可爱,追求现实,专注肉体的需要,希图苟安一时。这样就退后了,不再走十字架的窄路,而走贪爱现今世界,似乎是自由的大路。结果呢?神“心里就不喜欢他”,因为那是走向沉沦的路。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要得着警戒,并要接受圣经作者对我们的劝勉,我们不要不放弃勇敢的心,随时预备为主受苦,我们若持守这样的心志,靠着主就必能胜过,因主必然不撇弃我们,必然与我们同在,必然帮助我们,使我们能得胜,这样“我们却不是退后入沉沦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灵魂得救的人”!阿们!


Share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