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分卷分章注解   

霞步


诗43

【诗43: 1-5】【神啊,求你伸我的冤,向不虔诚的国为我辨屈;求你救我脱离诡诈不义的人……。】诗篇第四十三篇,是流亡异乡者的祷告,诗人首先求神伸冤:【神啊,求祢伸我的冤,向不虔诚的国为我辩屈;求祢救我脱离诡诈不义的人。因为祢是赐我力量的神,为何丢弃我呢?我为何因仇敌的欺压时常哀痛呢?】“不虔诚的国”,是指诗人寄居在一个不以耶和华为神的国。“诡诈不义的人”,是指那些恃强凌弱的恶人。这样的国,这样的恶人,所带给诗人的只能是永无止息的“欺压”。因此他只能长期“哀痛”。但诗人并未因此灰心、失望,因为他相信神是“赐我力量的神”,必会帮助他胜过患难,并且会为他伸冤,会为他“辨屈”,甚至会救他“脱离诡诈不义的人”。所以诗人祈求引导:【求祢发出你的亮光和真实,好引导我,带我到祢的圣山,到祢的居所!我就走到神的祭坛,到我最喜乐的神那里。神啊,我的神,我要弹琴称赞祢!】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就是能回到神的“圣山”及祂的“居所”。“圣山”即犹太人所熟知的锡安山,“居所”即犹太人所向往的圣殿。深受外邦人欺压的诗人,想要尽快离开异乡,回归故土。然而他很清楚,实现这个愿望并不容易,所以他析求神的“引导”。祈求“引导”之后神还没有成全,但他的思绪却早已“走到神的祭坛”,并且开始了对神的“称赞”。在诗人的心目中,神是他“最喜乐的神”,因此诗人迅速地抱起自己的琴,开始高唱欢乐的颂歌,【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神,因我还要称赞祂。祂是我脸上的光荣(原文是帮助),是我的神。】这是第三段的副歌。这副歌指出,现在虽在“忧闷”和烦躁,将来必唱凯歌。为此,愿我们今天无论在任何环境中,都要仰望神,这样我们里面就能由忧闷转为喜乐,我们就要赞美神!阿们!


<神啊,求祢伸我的冤>

读经【诗43: 1-5】【神啊,求你伸我的冤,向不虔诚的国为我辨屈;求你救我脱离诡诈不义的人……。】在诗篇第四十三篇中,诗人以极其真诚的态度和极其坚定的信心祈求神,并称颂神。他首先祈求神伸冤:【神啊,求祢伸我的冤,向不虔诚的国为我辩屈;求祢救我脱离诡诈不义的人。因为祢是赐我力量的神,为何丢弃我呢?我为何因仇敌的欺压时常哀痛呢?】当时诗人所居住的地方,是“不虔诚的国”,他所面对的人群,是“诡诈不义的人”。这样的国,这样的人,所带给他的,只能是永无止息的“欺压”。因此诗人只能“时常哀痛”。但诗人并未因此灰心、失望,因为他相信神是“赐我力量的神”,必会为他伸冤,会救他“脱离诡诈不义的人”。如果我们与神之间的关系没有罪的障碍,就可以求祂“伸我的冤”。自己动手报仇的人可以逞一时之快,但将来却要面对神的审判。所以【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12:19)。之后诗人祈求神的引导:【求你发出你的亮光和真实,好引导我,带我到你的圣山,到你的居所。】因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就是能回到神的“圣山”及祂的“居所”,就是尽快离开异乡,回归故土。然而他知道实现这个愿望并不容易,所以他祈求神的“引导”。他以“求你发出你的亮光和真实,好引导我”祈求神,因为他很清楚,只有这样的“引导”,才能保证他顺利地回到“圣山”和“居所”。于是诗人就称赞神:【我就走到神的祭坛,到我最喜乐的神那里。神啊,我的神!我要弹琴称赞你。】诗人在祈求“引导”之后,神还没有成全他的祷告,而他的思绪却早已“走到神的祭坛”,并且开始“称赞”神,因为神是他“最喜乐的神”。因此他就抱起自己的琴,开始高唱欢乐的颂歌。今天当我们面对困惑,自己的信心又不足以顺服神的时候,最好的出路就是求神光照我们,引导我们的眼目转向祂的“亮光和真实”。当神的“亮光和真实”发出来的时候,就会把我们带回祂的“圣山”,进入祂的“居所”,让我们有能力走到“神的祭坛”,最终来到“我最喜乐的神那里”,与祂亲密交通,重新得着安息。此时诗人低落的情绪已经远去,但在最后,他还是重复了前两段的副歌,目的是继续坚固自己的信心。【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神,因我还要称赞祂。祂是我脸上的光荣(原文是帮助),是我的神。】诗篇第四十二至四十三,是可拉后裔流亡异乡,在遭遇外邦人欺压时写下的诗歌,在遭遇外邦人欺压时写下的诗歌,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困扰,但整篇诗歌所流露的却是他对神坚定的信心和专心的倚靠。从诗人对神称呼中就可看到,诗人所“渴想”的那位神,是“永生神”、是“笑脸帮助我”的、是“我的神”、是“必向我施慈爱”的、是“赐我生命的”、是“我的磐石”、是“我脸上的光荣”、是“伸我冤的”、是“赐我力量的神”、是“引导”我的、是“我最喜乐的神”。因此这是二首非常宝贵的诗篇,曾经是许多受困扰而坚持信心之人的赞歌。但愿我们今天身处逆境时,都要【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这样我们不但可以脱离“忧闷”及“烦躁”,还要称赞神,因为祂是我的帮助,是我的神!阿们!


Share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