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分卷分章注解   

霞步


路7

【路7: 1-50】【耶稣对百姓讲完了这一切的话,就进了迦百农……。】在路加福音第七章中,路加说:“【耶稣对百姓讲完了这一切的话,就进了迦百农。有一个百夫长所宝贵的仆人害病,快要死了。百夫长风闻耶稣的事,就托犹太人的几个长老去求耶稣来救他的仆人。他们到了耶稣那里,就切切地求祂说:‘祢给他行这事是他所配得的;因为他爱我们的百姓,给我们建造会堂。’…。】“百夫长”,是当时罗马军队的一种官衔,辖管一百个兵卒。这位“百夫长”,非常重视他仆人的生命,并且对犹太人也非常友善,所以连不愿与外邦人来往的“犹太人的几个长老”,也为他说情。“祢给他行这事是他所配得的”,这话表明,这些犹太长老比外邦百夫长更不认识恩典,因为凡是认识恩典的人,都是“自以为不配”的。【耶稣就和他们同去。离那家不远,百夫长托几个朋友去见耶稣,对祂说:‘主啊!不要劳动;因祢到我舍下,我不敢当。我也自以为不配去见祢,只要祢说一句话,我的仆人就必好了。因为我在人的权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对这个说:’去!‘他就去;对那个说:‘来!’他就来;对我的仆人说:’你做这事!”他就去做。‘耶稣听见这话,就希奇他,转身对跟随的众人说:’我告诉你们,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那托来的人回到百夫长家里,看见仆人已经好了。】当时犹太人为了保持洁净,通常不轻易进入外邦人的家中,主耶稣却很愿意“和他们同去”,但百夫长却说:“祢到我舍下,我不敢当”,一面觉得他不配,另一面他认识主是超越空间的神。在犹太长老的眼中,百夫长是“配得的”,但百夫长却“自以为不配”。一个认识恩典的人,必然是谦卑的。“只要你说一句话”,百夫长实在认识主耶稣的权柄和能力,他知道救主医治的权能是在祂的话里。因百夫长知道:他只要服从上级,他就有权吩咐下属,他以这个原则向主祈求。百夫长也从自己对属下说话带着权柄一事,认识到主的权柄更是在祂的话里。主耶稣“就希奇他”,就是希奇外邦人的信心。百夫长有“这么大的信心”,是基于他对主权柄的认识,以色列人因不够认识主耶稣,所以没有”这么大的信心”。但主耶稣的权柄却远远超越了百夫长的信心,祂甚至都不需要“说一句话”,“仆人已经好了”。


【过了不多时(有古卷:次日),耶稣往一座城去,这城名叫拿因,祂的门徒和极多的人与祂同行。将近城门,有一个死人被抬出来。这人是他母亲独生的儿子,他母亲又是寡妇。有城里的许多人同着寡妇送殡。主看见那寡妇,就怜悯她,对她说:’不要哭!‘于是进前按着杠,抬的人就站住了。耶稣说:‘少年人,我吩咐你,起来!’那死人就坐起,并且说话。耶稣便把他交给他母亲。众人都惊奇,归荣耀与神,说:‘有大先知在我们中间兴起来了!’又说:‘神眷顾了祂的百姓!’祂这事的风声就传遍了犹太和周围地方。】“拿因”城在耶稣家乡拿撒勒东南方不远。“这人是他母亲独生的儿子,他母亲又是寡妇”,等于雪上加霜,这位寡妇的人生已经完全绝望了。而这里有一个奇特的场面,两支队伍在城门口相遇,一支是埋葬死人的,“许多人同着寡妇送殡”,一支是跟随生命之主的,“极多的人与祂同行”。这并不是一个巧遇,而是主耶稣特地走了一天多的山路,专门前来拦住这支走向坟墓的队伍,要向绝望者显明神国的救恩。主耶稣的话语有复活的能力,祂“进前按着杠”,这个棺材是打开的,“耶稣说:‘少年人,我吩咐你,起来!’”死了的少年人一听见主的话就坐起来。“耶稣便把他交给他母亲”,绝望的母亲转悲为喜。“众人都惊奇,归荣耀与神,说:‘有大先知在我们中间兴起来了!’”在旧约时代,曾有两位大先知叫死人复活,一位是以利亚,他叫撒勒法寡妇的儿子复活(王上17:20-23);另一位是以利沙,他叫书念妇人的儿子复活(王下4:32-35)。“神眷顾了祂的百姓”,这是回应祭司撒迦利亚的预言:“祂眷顾祂的百姓,为他们施行救赎,在祂仆人大卫家中,为我们兴起了拯救的角”(1:68-69)。【约翰的门徒把这些事都告诉约翰。他便叫了两个门徒来,打发他们到主那里去,说:‘那将要来的是祢吗?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那两个人来到耶稣那里,说:‘施洗的约翰打发我们来问祢:’那将要来的是祢吗?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正当那时候,耶稣治好了许多有疾病的,受灾患的,被恶鬼附着的;又开恩叫好些瞎子能看见。耶稣回答说:‘你们去,把所看见所听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风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约翰”是指施洗约翰,这时他虽被希律监禁(3:20),但他的门徒仍可探监,领受训诲并传递讯息。“这些事”就是主耶稣医病和使死人复活的事。“那将要来的是祢吗?”意思是“祢到底是不是基督呢?”施洗约翰当然知道主耶稣是“神的儿子”(约1:34),他并不是怀疑主耶稣的身份,而是对祂表示失望。“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这是对主一种反面激将的话,盼望祂能显出弥赛亚的作为来,救他出监狱。而主耶稣一面让约翰的两个门徒等候,一面继续自己的工作,因为主耶稣的工作本身,就是对约翰最好的回答。因为主耶稣所行的正是先知以赛亚所预言的弥赛亚的使命:“瞎子看见”(赛53:5)、“瘸子行走”(赛35:6)、“长大麻风的洁净”(赛53:5)、“聋子听见”(赛35:5)、“死人复活”(赛26:19)、“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赛61:1)。最后主耶稣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因为最容易让约翰跌倒的时刻,可能就是两个门徒回去报告时说:“耶稣正在执行弥赛亚的使命,但却只字不提救你出狱。”信徒若对主的认识不够,仍有可能会因祂跌倒。


【约翰所差来的人既走了,耶稣就对众人讲论约翰说:‘你们从前出去到旷野,是要看什么呢?要看风吹动的芦苇吗?你们出去,到底是要看什么?要看穿细软衣服的人吗?那穿华丽衣服、宴乐度日的人是在王宫里。你们出去,究竟是要看什么?要看先知吗?我告诉你们,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经上记着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祢前面预备道路”,所说的就是这个人。我告诉你们,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大过约翰的;然而神国里最小的比他还大。‘】主耶稣在约翰的门徒面前以更多启示勉励他,他们离开以后主耶稣就称赞他。施洗约翰之前为主作见证(3:16-17),主耶稣在这里就为他作见证。施洗约翰开始传道是在犹大的旷野,那时犹太全地的人都“出去到旷野”去看约翰。“风吹动的芦苇”容易折断,象征脆弱的人。“穿细软衣服的人”代表肉体的享受。主耶稣的意思是说,约翰并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也不是一个贪图安逸享受的人。“经上记着说”是引自玛拉基书3:1,“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预备道路”,这是指施洗约翰的职事是为基督铺路,预备人心来接受祂。“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大过约翰的”,就如亚伯拉罕、摩西、以利亚等伟人,他们不过是“从远处望见”基督(来11:13),而施洗约翰则是亲眼看见基督,故他比他们都大。“然而神国里最小的,比他还大”,“神国里最小的”指信徒,他们有基督住在他们里面(西1:27),而施洗约翰只在身外认识基督,故不如信徒大。【众百姓和税吏既受过约翰的洗,听见这话,就以神为义;但法利赛人和律法师没有受过约翰的洗,竟为自己废弃了神的旨意。(二十九、三十两节或译:众百姓和税吏听见了约翰的话,就受了他的洗,便以神为义;但法利赛人和律法师不受约翰的洗,竟为自己废弃了神的旨意。)】“众百姓和税吏”(29节)都知道自己有罪,所以听了施洗约翰的呼召,就“以神为义”,即承认神要求人悔改与受浸。“律法师”指律法的教师,即文士。“法利赛人和律法师”,他们研究律法的字句,却不关心神的旨意。他们本来应该最清楚弥赛亚先锋的使命,但却自以为义、不觉得自己需要悔改,所以不肯接受“悔改的洗礼”,既然拒绝悔改的呼召,就是“为自己废弃了神的旨意”。【主又说:‘这样,我可用什么比这世代的人呢?他们好像什么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彼此呼叫说:我们向你们吹笛,你们不跳舞;我们向你们举哀,你们不啼哭。施洗的约翰来,不吃饼,不喝酒,你们说他是被鬼附着的。人子来,也吃也喝,你们说祂是贪食好酒的人,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之子都以智慧为是。‘】“这世代的人”,指拒绝悔改的“法利赛人和律法师”。“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指孩童在街上玩游戏,“吹笛、跳舞”是婚礼游戏,“举哀、啼哭”是丧礼游戏。自命不凡的“法利赛人和律法师”,既不愿意玩婚礼的游戏,也不肯玩丧礼的游戏,对施洗约翰和主耶稣的信息都无动于衷。因为从法利赛人的眼光来看,只要不符合他们的教条,“施洗的约翰来,不吃饼,不喝酒”,指施洗约翰在旷野以“蝗虫、野蜜”(可1:6)为食物,刻苦己心、呼吁悔改,法利赛人指责他“是被鬼附着的”。“人子来,也吃也喝”,指主耶稣与税吏同席,法利赛人指责祂“是贪食好酒的人,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但真正的“智慧之子都以智慧为是”,虽然施洗约翰和主耶稣的吃喝方式各异,但“智慧之子”所看重的不是吃喝,而是神的“智慧”。


【有一个法利赛人请耶稣和他吃饭;耶稣就到法利赛人家里去坐席。那城里有一个女人,是个罪人,知道耶稣在法利赛人家里坐席,就拿着盛香膏的玉瓶,站在耶稣背后,挨着祂的脚哭,眼泪湿了耶稣的脚,就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用嘴连连亲祂的脚,把香膏抹上。请耶稣的法利赛人看见这事,心里说:‘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祂的是谁,是个怎样的女人;乃是个罪人。‘】这位法利赛人“请耶稣和他吃饭”,从他对待耶稣冷漠无礼的态度来看,他不是出于敌意,就是出于对主的好奇,或想利用祂的声望。但主耶稣不但乐意和税吏同席,也愿意和法利赛人一起吃饭。这个女人“是个罪人”,很可能是个妓女,但却成了一个“多得恩免的人”。“盛香膏的玉瓶”,是一种半透明的长颈瓶子,用来盛载膏抹主耶稣的香料,代表感恩。古代犹太人坐席的姿势,是侧身斜卧在榻上,头部靠近餐桌,脱了鞋,把双脚伸向背后,所以这女人“站在耶稣背后,挨着祂的脚哭”。“头发”是犹太妇女的荣耀(林前11:15),而这个女人却在众人面前“用自己的头发擦干”主耶稣的脚,“又用嘴连连亲祂的脚,把香膏抹上”,表明赦免的恩典吸引她来亲近主、高举主,面对赐恩典的主,原来自以为最重要的东西,现在都变得微不足道的了。法利赛人却心里说:“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祂的是谁,是个怎样的女人;乃是个罪人”, 表明他过去可能认为主耶稣最多是个“先知”,现在可能觉得连“先知”都够不上了。这位法利赛人以为只有那女人“是个罪人”,他自己却不是。【耶稣对他说:‘西门!我有句话要对你说。’西门说:‘夫子,请说。’

耶稣说:‘一个债主有两个人欠他的债;一个欠五十两银子,一个欠五两银子;因为他们无力偿还,债主就开恩免了他们两个人的债。这两个人哪一个更爱他呢?’西门回答说:‘我想是那多得恩免的人。’耶稣说:‘你断的不错。‘】主耶稣看出了这位法利赛人心里的嘀咕,但并没有生气,而是亲切地对他说:“西门!我有句话要对你说”。“一个债主有两个人欠他的债”,比喻西门和那女人都是罪人,所以都需要主的赦免。“一个欠五十两银子,一个欠五两银子”,比喻罪人自己认为自己欠了多少罪债,其实两人的罪债并无分别,都是一样的“无力偿还”、无法自我拯救。“债主就开恩免了他们两个人的债。这两个人哪一个更爱他呢?”一个爱主更多的,“是那多得恩免的人”。“你断的不错”,表明法利赛人的回答,是主耶稣引导这位法利赛人认识自己、自我定罪。


【于是转过来向着那女人,便对西门说:‘你看见这女人吗?我进了你的家,你没有给我水洗脚;但这女人用眼泪湿了我的脚,用头发擦干。你没有与我亲嘴;但这女人从我进来的时候就不住地用嘴亲我的脚。你没有用油抹我的头;但这女人用香膏抹我的脚。所以我告诉你,她许多的罪都赦免了,因为她的爱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爱就少。‘】古代犹太人招待客人的礼仪,是在客人进门时,主人与客人亲嘴,并且吩咐仆人用水给客人洗脚,用油给他抹头。但西门却完全忽略了这些基本的礼节,表明他的心中对主的轻视,而主耶稣对此知道得一清二楚。主耶稣说:“你看见这女人吗?”西门也许想:“我当然看见了,我对她的底细知道得一清二楚。”但是主耶稣满有怜悯地将西门和她作了一个对比,帮助他来认识这女人、更认识他自己。这女人对待主耶稣的态度和西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女人知道自己是个罪人,实在需要赦免,也确实经历了赦免,所以竭尽所能地来表达感恩。相反西门却认为自己不是罪人,也不需要赦免,所以根本没有按照待客之道来接待耶稣。“她许多的罪都赦免了,因为她的爱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爱就少”。意思是说,这女人爱主多,就证明她经历的赦免多;而那爱主少的,则证明他经历的赦免少。一个人对救主基督的爱,并不是蒙赦免的原因,而是蒙赦免的结果,而每个人都是“无力偿还”罪债的罪人,都需要救主的赦免。【于是对那女人说:‘你的罪赦免了。’同席的人心里说:‘这是什么人,竟赦免人的罪呢?’耶稣对那女人说:『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回去吧!‘】主耶稣说:“你的罪赦免了”,并不是说现在赦免,而是向众人宣布她的罪早已被赦免了。因为这女人是“那多得恩免的人”。“同席的人”,大都是像西门那样的法利赛人。当众人心里都在质疑“这是什么人,竟赦免人的罪呢?”的时候,主耶稣再次向那女人保证,“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回去吧!”“信”就是承认自己需要拯救、却无法自我拯救,所以只能单单信靠基督的救恩。这女人罪得赦免,是因她的“信”,“信”带来了“救恩”,“救恩”带来了“平安”。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要像那有罪的女人一样,因信经历主赦罪的恩典,经历赦罪的平安!阿们!


<百夫长的信心>

读经【路7: 1-17】【耶稣对百姓讲完了这一切的话,就进了迦百农。有一个百夫长所宝贵的仆人,害病快要死了。……。】在路加福音第七章的这段经文中记载了,主耶稣称赞百夫长的大信心;主耶稣使寡妇的儿子复活;路加说:【耶稣对百姓讲完了这一切的话,就进了迦百农。有一个百夫长所宝贵的仆人,害病快要死了。百夫长风闻耶稣的事,就托犹太人的几个长老,去求耶稣来救他的仆人。他们到了耶稣那里,就切切地求他说:“你给他行这事是他所配得的,因为他爱我们的百姓,给我们建造会堂。‘耶稣就和他们同去…。】“百夫长”是当时罗马军队的一种官衔,辖管一百个兵卒。而罗马人家中的仆人如同主人的私有财产,可以任意处置,但这个仆人却是百夫长“所宝贵的”,所以当他的仆人“害病快要死了”时,因“百夫长风闻耶稣的事,就托犹太人的几个长老去求耶稣来救他的仆人”。可见这个百夫长相信耶稣所做所行的事迹是真实的。那为什么百夫长不亲自去见耶稣?因为百夫长认识到主耶稣的身份非同一般,所以他说:“我也自以为不配去见你”。于是犹太人的长老“到了耶稣那里,就切切地求他说:'你给他行这事是他所配得的,因为他爱我们的百姓,给我们建造会堂。'”这些犹太人的长老不是一般的年长者,而是犹太会堂从事宗教事务的领袖。通常犹太人恨恶罗马人,尤其是罗马军人,奇妙的是,这些犹太人的长老在耶稣面前为百夫长求情。虽然这些长老对恩典的认识不准确,但从他们的求情中可以看到,百夫长善待犹太人,而且他也敬畏神,给他们建造会堂。犹太人的会堂,是宣读神的律法的地方。百夫长利用自己的地位,名声和钱财,为犹太人建造会堂,用来宣读神的话语,那是很难得的事情。敬畏神的人必蒙神的怜悯、光照和拯救,所以“耶稣就和他们同去”。按常规来说,百夫长这时应该欢欢喜喜地在家,等候耶稣来救他的仆人。但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当耶稣和犹太人的长老同去时,【离那家不远,百夫长托几个朋友去见耶稣,对他说:‘主啊,不要劳动,因你到我舍下,我不敢当!我也自以为不配去见你,只要你说一句话,我的仆人就必好了。因为我在人的权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对这个说:‘去!’他就去;对那个说:‘来!’他就来;对我的仆人说:‘你作这事!’他就去作。】这里百夫长称呼耶稣:“主啊”,表明他看见了耶稣身上的权柄,以致让耶稣亲自光临他的舍下深觉不配、不敢!以罗马百夫长的身份,地位,竟能在耶稣面前如此谦卑,不能不令人感叹。


百夫长的信心不仅是相信耶稣有医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相信耶稣有恩典、怜悯,这对一个外邦人而言相当不容易。所以百夫长又凭信心告白:“因为我在人的权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对这个说:‘去!’他就去;对那个说:‘来!’他就来;对我的仆人说:‘你作这事!’他就去作”。这里百夫长运用自己的经历,将耶稣对于医治疾病的权柄和自己对于士兵的权柄做一个平行的比照,这种既简单却又十分贴切有效的对比,显明了他对耶稣身份的准确认知和他那了不起的超凡信心,这样的信心是蒙神赐福唯一的路。百夫长这样的信心让耶稣感动,所以得到了耶稣的称赞。“耶稣听见这话,就希奇他,转身对跟随的众人说:'我告诉你们: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百夫长的信心是基于他对主耶稣权柄的认识,以色列人因不够认识主耶稣,所以没有“这么大的信心”。四本福音书记载了主耶稣出来传道的3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耶稣接触了很多人,但得到耶稣称赞、让祂感动的人并不多。但这位罗马的百夫长,却得到了主耶稣的称赞。主耶稣时常责备门徒的小信,却当众夸赞这百夫长的信心。最后百夫长的信心得到主耶稣丰厚的赏赐,也成为别人的祝福:【那托来的人回到百夫长家里,看见仆人已经好了。】因为主耶稣的话语充满能力,超过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今天我们无论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无论我们有什么需要,主耶稣随时都可以帮助我们,因为祂是万有的主宰,祂是独一的真神!主耶稣的能力不只可医病,祂的话语更充满了权柄能力!我们有这么一位又真又活的主,还有什么事值得我们忧虑、灰心的呢?因此我们今天都要像百夫长那样相信我们的主,并要知道对神有信心的人,必讨神的喜悦又能荣耀神!


接着路加说到主耶稣使寡妇的儿子复活,【过了不多时(有古卷作“次日”),耶稣往一座城去,这城名叫拿因。他的门徒和极多的人与他同行。将近城门,有一个死人被抬出来。这人是他母亲独生的儿子,他母亲又是寡妇,有城里的许多人同着寡妇送殡…。】当主耶稣医治了百夫长的仆人后,第二天,许多人与主同行跟随祂来到“拿因”城。在“将近城门”时,他们就遇见了一批送葬队伍,这并不是巧合,是主专门来拦住这支走向坟墓的队伍,是主专门来怜悯拿因城的寡妇。主耶稣知道每个人的痛苦,对你我也是一样。从这里也可看到这寡妇的人生是完全绝望了,丈夫已经死了,现在独生子又死了,这位孤苦绝望的寡妇,陪伴她已死的孩子走向坟墓,那情景实在凄惨,因为不仅是人们常说的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死去的少年人是他母亲的独生子。本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少年,却过早地被死亡夺去了生命,只剩下寡妇一个人,人生的苦难,有时候会接踵而来。而对寡妇来说,这痛苦无疑是雪上加霜,她必放声嚎啕大哭,许多人都难免为她哀恸,所以他们就同着她送殡。世人会对苦难中的人表同情,也会说一些安慰的话,给一点有限的帮助。但面对死亡,人都是爱莫能助,谁能真正解救这些苦难中的人呢?这位心碎的寡妇并没有来求耶稣,耶稣也不是因为寡妇或亲友的信心而伸出援手,这是出于祂的怜悯和恩典。有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该怎样求主,但是主会主动的按着祂的大爱与智慧怜悯我们。【主看见那寡妇,就怜悯她,对她说:'不要哭!'】寡妇必定已听了许多人说了相同话,但无人能真正安慰她的心,这位满怀忧伤身心憔悴的母亲,双眼已哭得红肿。但生命的主来了,祂的话语包含了无限的安慰与权柄,他能叫这个少年人从死里复活,擦去寡妇的眼泪。祂【于是进前按着杠,抬的人就站住了。耶稣说:'少年人,我吩咐你起来!'那死人就坐起,并且说话。耶稣便把他交给他母亲。】死人可以听活人讲话吗?当然不能。但是,主耶稣吩咐死人起来,听见的人就活了,并且说话!为什么?因为耶稣基督乃是生命的主!感谢赞美主!耶稣使一个寡妇的独生儿子从死里复活了,这是何等大的神迹!


当耶稣把这个少年人交给他母亲时,这个寡妇悲伤的眼泪化成了欢喜的泪水,有什么比儿子活了更能安慰寡妇的心呢?众人亲眼目睹了这一叫死人复活的大神迹,他们“都惊奇,归荣耀与神说:‘有大先知在我们中间兴起来了。’又说:‘神眷顾了他的百姓。’他这事的风声就传遍了犹太和周围地方。】主耶稣在拿因城让寡妇的儿子复活,众人就想到“大先知”,却不认识耶稣是基督,祂是全能的主,祂是掌管人生命的主!那位寡妇虽然没有说一句话,但我们确信那绝望的寡妇必定转悲为喜。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世界里,我们会遭遇苦难、患难,会遭遇战争、恐怖、瘟疫,会遭遇天灾、人祸等等,因着许多的原因,就能夺取人的性命。 就如我们看到身边人去世,甚至有些人前两天还活得好好的,然后就死了。 有人不免会害怕,下一个会不会是自己。 只是怕,也没有用,若不悔改信耶稣,怕死,死也会如期而至,因为罪人最终都要面对死亡。但那位怜悯人、为着人死而复活的主耶稣基督,可以救我们脱离罪和死,赐给我们新生命。死亡随时吞吃人的生命,但是神的生命却可以吞灭死亡。 一个有神生命的人,可以对死亡说:“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感谢神,使我们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林前15:55-57) 惟有基督能改变死亡的事实,因为只有生命才能吞灭死亡。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要从主耶稣使寡妇的儿子复活中认识,我们所信的耶稣是使死人复活的救主,是生命之主,祂掌管人的生命,我们就要放心地把生命交在主的手中,信靠顺服祂,这样主的慈爱与怜悯就会临到我们的身上,我们就能得着意想不到的恩典!阿们!


<施洗约翰差人问主>

读经【路7: 18-50】【约翰的门徒把这些事都告诉约翰。他便叫了两个门徒来,打发他们到主那里去,说:'那将要来的是你吗?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在路加福音第七章的这段经文中记载,施洗约翰差人问主;主耶稣称赞施洗约翰;有罪的女人因信得蒙救恩。路加说:【约翰的门徒把这些事都告诉约翰。他便叫了两个门徒来,打发他们到主那里去,说:'那将要来的是你吗?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那两个人来到耶稣那里,说:‘施洗的约翰打发我们来问你:‘那将要来的是你吗?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当主耶稣使寡妇的儿子复活的事,传遍了犹太和周围地方时,施洗约翰的门徒就把这件事告诉约翰。那时约翰已被希律王关在监里有一段时间了,这时他或许会想,耶稣既然有能力叫死人复活,他就期待耶稣会以某种方式来救他,为他打开狱门。然而日复一日,耶稣并没有像他所期望的那样来救他,于是他就打发两个门徒来问耶稣:“那将要来的是你吗?”约翰并不是怀疑主,他早就知道主耶稣是神的儿子,所以约翰的疑问是表示他对耶稣的失望。“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这是对主一种反面激将的话,盼望祂能显出弥赛亚的作为来救他,可见约翰的信心这时受到了考验。而【正当那时候,耶稣治好了许多有疾病的,受灾患的,被恶鬼附着的,又开恩叫好些瞎子能看见。】这就证明旧约圣经所预言的弥赛亚,就是指着耶稣说的。所以【耶稣回答说:‘你们去把所看见、所听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风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主耶稣并没有因施洗约翰的疑问而生气,而是要借祂所行的这些事作为证据,让施洗约翰明白祂就是弥赛亚,为要坚固他的信心。施洗约翰直到死时,未看见主来救他,但他却没有因此跌倒,而是至死忠心,在牢中为主殉道!因为基督已来到,基督的先锋施行约翰的使命已完成,他就被接到荣耀里,所以主不救施洗约翰正是神的旨意。今天当我们为义而遭受苦难,而主没有按我们所期望的来救我们脱离苦难时,我们也可能会像约翰那样怀疑主。但我们若能顺服在主所安排的环境中,并且全心信靠祂,我们就不会因疑惑而跌倒,我们就有福了!


接着路加讲到主耶稣称赞施洗约翰,【约翰所差来的人既走了,耶稣就对众人讲论约翰说:‘你们从前出去到旷野,是要看什么呢?要看风吹动的芦苇吗?你们出去到底是要看什么?要看穿细软衣服的人吗?那穿华丽衣服、宴乐度日的人是在王宫里。

你们出去究竟是要看什么?要看先知吗?我告诉你们: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经上记着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预备道路。’所说的就是这个人。我告诉你们: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大过约翰的;然而神国里最小的比他还大。’】当约翰所差来的门徒走了后,主耶稣就在众人面前称赞他。耶稣称赞施洗约翰不是一个软弱的人,即不是“被风吹动的芦苇”;他也不是一个贪图安逸享受的人,即不是王宫里“穿细软衣服的人”。“经上记着说”是引自玛拉基书3:1,“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预备道路”,这是指施洗约翰的职事是为基督铺路,预备人心来接受祂。“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大过约翰的”,就如亚伯拉罕、摩西、以利亚等伟人,他们不过是“从远处望见”基督(来11:13),而施洗约翰则是亲眼看见基督,故他比他们都大。“然而神国里最小的,比他还大”,新约里最小的信徒也是教会的一分子,是基督新妇,而施洗约翰只是新郎的朋友,由这个角度来看,是比施洗约翰大。因【众百姓和税吏既受过约翰的洗,听见这话,就以神为义。】这些人“以神为义”,就是承认自己是罪人,而悔改归向神。【但法利赛人和律法师没有受过约翰的洗,竟为自己废弃了神的旨意。】“法利赛人和律法师”,他们拒绝接受约翰的浸,即表示他们拒绝神对施洗约翰的托付,就“为自己废弃了神的旨意”。因此【主又说:’这样,我可用什么比这世代的人呢?他们好像什么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彼此呼叫说:‘我们向你们吹笛,你们不跳舞;我们向你们举哀,你们不啼哭。’施洗的约翰来,不吃饼,不喝酒,你们说他是被鬼附着的。人子来,也吃也喝,你们说他是贪食好酒的人,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之子,都以智慧为是。‘】主耶稣在此指出,祂所处的世代是冷漠悖逆的世代,并且谴责那些法利赛人和律法师对天国的福音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无动于哀,甚至还对耶稣和约翰恶毒的批评。约翰为了完成预备人心、作弥赛亚先锋的使命,来到荒凉的旷野,过禁欲的生活“也不吃,也不喝”,人却恶毒的说约翰是被鬼附了。主耶稣为了寻找拯救失丧的人,叫罪人悔改,祂与税吏和罪人一同坐席,人却说:“祂是贪食好酒的人,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由此可见,当人活在罪中时就会找出各种理由恶毒的批评人。今天的世人对福音也是无动于衷 ,人们对于主和属主的事,感觉麻木且迟钝。当我们情辞恳切地向他们传讲耶稣的救恩时,他们只冷冷地回应:不接受、不悔改…。所以我们所处的世代,也是个冷漠悖逆的世代。“但智慧之子,都以智慧为是。”这是指耶稣和约翰两人虽然生活方式各异,但都是出于属天的智慧。因此我们每个信主的人,都不需要太在意别人无知的恶毒的批评,只要尽职于主所交托给我们的使命,忠心地完成任务,这样我们就是智慧之子!


之后路加讲到有罪的女人因信得蒙救恩,【有一个法利赛人请耶稣和他吃饭,耶稣就到法利赛人家里去坐席。那城里有一个女人,是个罪人,知道耶稣在法利赛人家里坐席,就拿着盛香膏的玉瓶,站在耶稣背后,挨着他的脚哭。眼泪湿了耶稣的脚,就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用嘴连连亲他的脚,把香膏抹上。】当主耶稣被法利赛人西门请去和他吃饭的时候,“那城里有一个女人,是个罪人,知道耶稣在法利赛人家里坐席,就拿着盛香膏的玉瓶,站在耶稣背后,挨着祂的脚哭。眼泪湿了耶稣的脚,就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用嘴连连亲他的脚,把香膏抹上。”在当时,一个被人们称为有罪的女人,往往是指妓女,是被歧视、被唾弃的人。这个女人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勇气来到耶稣面前,她必是曾经听过耶稣的教训,知道耶稣是来召罪人悔改,耶稣可以把她从罪恶中救出来,可见这个有罪的女人是一个凭信仰望耶稣的人。如果这个女人的心里没有信,对主耶稣的教导和大能心存疑惑,她会来寻求耶稣、仰望耶稣吗?显然不会。因此她是存着信心来寻求耶稣、存着信心来仰望耶稣的怜悯与救恩。而且这个女人对主的爱是多么的大!当她痛悔的眼泪湿了耶稣的脚后,就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用嘴连连亲祂的脚,并且把所带来的香膏也抹在耶稣的脚上。而这时【请耶稣的法利赛人看见这事,心里说:‘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他的是谁,是个怎样的女人,乃是个罪人。’】法利赛人西门认为这个女人是罪人,他自己不是。他只知道主耶稣是个先知,甚至觉得祂连先知也够不上。鉴察人心的主,看出西门的心思,【耶稣对他说:‘西门,我有句话要对你说。’西门说:‘夫子,请说。’耶稣说:“一个债主有两个人欠他的债:一个欠五十两银子,一个欠五两银子。因为他们无力偿还,债主就开恩免了他们两个人的债。这两个人哪一个更爱他呢?‘】这里耶稣向西门讲了一个债主的比喻,比喻中的“一个债主”指主自己。“有两个人欠他的债”,是指西门和那女人都是罪人,都欠债主的债,他们都无力偿还,因为所有的罪人,都无力偿所欠主的罪债,因此都需要债主赦免的恩典。所以“债主就开恩免了他们两个人的债”。耶稣就问:“这两个人哪一个更爱他呢?”主的问话,就是要让法利赛人知道,人爱主的程度印证了人认识恩典的程度。【西门回答说:‘我想是那多得恩免的人。’耶稣说:‘你断的不错。’】


紧接着耶稣就指出西门对祂怠慢的态度,以及那有罪的女人对祂的爱和奉献,【于是转过来向着那女人,便对西门说:‘你看见这女人吗?我进了你的家,你没有给我水洗脚,但这女人用眼泪湿了我的脚,用头发擦干;你没有与我亲嘴,但这女人从我进来的时候就不住地用嘴亲我的脚;你没有用油抹我的头,但这女人用香膏抹我的脚。所以我告诉你,她许多的罪都赦免了,因为她的爱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爱就少。‘】主耶稣在此对比了法利赛人西门和那个女人对待祂的态度。在当时,犹太人设筵招待客人,最起码的礼仪是:在客人进门时,主人命仆人备水给客人洗脚,与客人亲嘴,用油给客人抹头。而耶稣到西门家里坐席时,他却没有这样待耶稣,这显明了西门骄傲,自以为义,他不需要主的恩典。所以法利赛人西门虽然请主吃饭,却不如那有罪的女人所摆上的,主的眼目所看的,不是我们为主作了多少,乃是我们爱主的心有多少。因此这个有罪的女人并没有说什么话,只在主的脚前作了三件事,主就称赞她的“爱多”。而她爱主多,就证明她蒙的赦免多。最后主耶稣【对那女人说:‘你的罪赦免了。’同席的人心里说:‘这是什么人,竟赦免人的罪呢?’耶稣对那女人说:‘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你的罪赦免了”,说明这有罪的女人,从她挨着主的脚哭的时候,她的罪就已经蒙主赦免了。这个女人为罪忧伤痛悔而来,却因得到主的赦免欢喜而归。耶稣赐给她平安,意思是让她不要再犯罪,抬起头来,过一个有尊严平安的生活。然而西门也是个罪人,只是他的罪隐藏在心灵的深处:自以为义、骄傲…,若不悔改就必灭亡。因此真正爱主和感恩,并不是请耶稣吃饭,而是要到主面前来彻底的认罪,真心的悔改,然后献上发自内心的感恩和对主的爱。而这个女人因着她对耶稣所存的信心,她不但得到了赦罪之恩,也得到了耶稣的称赞与肯定,得蒙了从耶稣而来的拯救和平安。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要凭信来到耶稣面前,向祂诚心认罪悔改,常存感恩的心服侍耶稣,这样我们也能像那有罪的女人一样,因信罪得赦免,并且经历主赦罪的恩典,经历赦罪的平安!阿们!




Share by: